APP下载

基于时代变迁的视角下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之改革思路

2016-04-29宋明伟李丹梅

知识文库 2016年15期

探讨分析田径运动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结合当前社会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提出降低田径运动项目的竞技性、提升其健身性与游戏性,并加强田径运动项目的“生活化”等观点。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实施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大部分实行体育课学生自主选项授课制,部分普通高校还创建了单项俱乐部制,对田径课程在普通高校的开展与普及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文基于时代变迁的视角和田径运动自身的优势与价值,对当前我国高校田径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提出相关的思路与对策。

1.田径运动项目的优势

田径运动由于其包含众多小项,覆盖了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能有效地、全面的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是其他各项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基础,由此,田径运动被称之为运动之母。田径运动项目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具有天然的、独特的优势。

(1)田径运动部分项目的技术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基本运动方式,是本能的动作,技术简单、易学,有着便于广泛开展与普及的天然优势,只需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识,便可进行锻炼。

(2)田径运动所包含的小项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多,锻炼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田径健身运动的练习强度和练习量,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自我控制与调节。

(3)田径运动项目主要以个人项目为主,练习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和碰撞,极大的减少了由于运动而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可能性。

2.田径运动项目的价值

体育运动应是“以人为本”,以人体的发展为核心,以人的身体活动为主体的系统。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包含的运动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相对而言,其更可有效增进各器官、系统的整体机能水平,提高机体的体质水平。

2.1改善与提高机体的心肺机能

田径运动项目相比较其他运动项目而言,更能使运动对象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得到明显的提高;长期以长距离走、跑等耐力性田径运动项目为锻炼手段,可使心脏选择性肥大,具体表现为心室腔内径增大,从而使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大。

2.2全面、协调的发展机体的身体素质

提高机体的体能水平是人们进行各项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从体能的构成而言,又可分为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其中,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田径运动项目由于其包含的运动小项众多,覆盖了走、跑、跳跃、投掷等各种运动形式。

3.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田径运动起源于竞争与游戏,田径运动的根本属性之一就是其竞争性与游戏性。然而,从建国之初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各阶段学校体育的田径课程中一直都沿用着前苏联的教学体系,竞争性过强、健身性和娱乐性不足,让普通高校学生下意识将田径归类到竞技性比赛项目,索然无味。田径运动的另一根本属性——游戏性,则基本上被完全忽视。

3.1降低竞技性,提升健身性与游戏性

当前田径运动项目在中国各级学校的开展普遍表现出竞技性过强、难度过高,没有充分让学生意识到田径运动项目的健身性和游戏性,丢失了田径运动项目的一部分根本属性,从而使得在高校学生对田径项目兴趣衰退、热情不高,再加上目前高校体育课普遍推行学生自主选项授课制度,造成田径运动项目的在高校边缘化甚至被取缔这一局面。

3.2加强田径运动项目的“生活化”

增强体质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初衷,亦是期望通过体育课程能达到的最终目标。根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规定,普通高校学生在大学阶段体育课总学时为144学时左右,四个学期平均下来每个星期只有一次90分钟的体育课,依据该锻炼的时间和次数是远远达不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标,甚至都不能列入体育人口的范畴;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和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价值观在不断的变化,及社会中一些时尚、前沿的体育运动项目、运动方式在学生中的兴起。

3.3 构建以提高学生心肺机能为主要目标的耐力性体能训练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全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现象,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的相关文件。当前全国各高校对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然而,对学生的体质测试只是一项考察、督促措施,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体质测试提高学生自主进行身体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体质水平。

4.结束语

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针对目前田径课程在高校的窘境,应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田径运动,不能由于当前田径运动课程竞技性过强,从而制约田径运动课程在高校的开展;而应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及时兴的运动方式,大胆改革创新,在充分挖掘传统田径运动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田径健身、娱乐项目,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高度融合,充分挖掘、发挥田径运动项目的健身和娱乐价值,使田径运动尽快走出当前的困境,更好的为“终身体育”服务。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