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尝试利用制作地理微课进行地理教学

2016-04-29邱尚康

知识文库 2016年15期

初中地理“微课程”是一种根据课程目标,基于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设计思想和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结构化微型综合性的学习载体。它包括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与完整的五个方面:微教学设计、微视频、微练习、微反思、微课件。本文以制作《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与年较差的计算》微课为例子,阐述如何利用制作微课进行地理教学,达到翻转课堂的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阅读2011版初中地理新课标,选择找到对应的微课开发课标条目: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只有紧扣新课标,制作出来的微课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才能体现课标要求,使学生学得有方向,学得有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微课的五个组成部分各自的具体制作要求。

1、微教学设计,针对微课程所达成的目标的设计。一般有模板可以套用。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与年较差的计算》微课设计

录制时间:2015年 3月8日 微课时间:7分钟以内

2、微视频,即基于微设计的5至10分钟以内视频教学。微课要充分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思维活动过程,注意交互性、建构性、个性化、适应每个学生的自适应的学习环境。

3、微练习,即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以利于学生自我评价。习题一般在3—5题,确保学生8分钟内完成。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与年较差的计算》微练习

右图是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上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最高月气温出现在几月?(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最高月气温大约多少摄氏度?( )A、2℃ B、7℃ C、13℃ D、22℃

(3)最低月气温出现在几月?( )A、1月 B、4月 C、7月D、10月

(4)最低月气温大约多少摄氏度?( )

A、2℃ B、7℃ C、13℃ D、22℃

(5)该城市气温的年较差是多少?( )

A、5℃ B、10℃ C、15℃ D、20℃

4.微反思,即教后反思,包括执教者、同行评价及学生的反思,微反思既可以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影像形式。文本形式的字数一般在500字以内。影像形式时长1分钟以内。

5.微课件,包括微资源。课件一般5—8张幻灯片。

最后,根据具体的制作要求,找一间安静的房间,利用CamtasiaStudio软件把《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与年较差的计算》PPT教学课件转换成视频,最终导出的视频一般采用MP4格式,画面相对比较清晰。制作好以后就可以将视频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我学习。学生学习完微课视频后,就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完成微练习,如果发现某一道题目做错了,马上又可以利用微视频再学习一遍,直到全部掌握弄懂微练习为止,实现翻转课堂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