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心理效应研究

2016-04-29李楠张平张磊董瑞峰

知识文库 2016年15期

本研究是以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为桥梁,利用篮球课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以此来提高篮球选项课的教学效果。

1.引言

目前,普通高职院校录取学生大多是以高成绩为准,因此学生的智力水平基本在同一层次,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状态却有较大的区别。良好的篮球选项课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把体育教学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并全面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共140人,其中计算机系1班、2班为实验班,电器系1班、2班为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随机抽样产生。

2.2方法

2.2.1实验法:汽车1班、2班采取分层教学法。电器系1班、2班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2.2.2问卷调查法:《自信心测试问卷》、(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博格制定,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测量个人自信心的量表、《沟通能力测试问卷》、《心理健康测试问卷》选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一书,这三个量表是目前对于自信心、沟通能力、心理健康测试时使用较多的量表。实验前后两次发出调查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100%。

2.2.3统计法:对实验前后所得数据通过EXCL表格进行统计、记录和整理,然后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测试数据,进行有关数据的差异性验证。

3.研究步骤

分析统计结果,结合具体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技术能力和教师的观察,合理分组。

3.1分组

对实验班、对照班同学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身体测试,该测试结果占50%,上学期篮球选项课考核结果占50%,将两项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在进行相关项目教学时,80分以上为A组、65分以上为B组、65分以下为C组。

3.2课堂教学

实验班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篮球选项课课堂教学。对实验班各组学生确定各层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和引导方式,调整各层的考核标准。

1.A组 教学目标 : 创新性目标:在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新课标及教材内容有所深化,对大纲范围有所拓宽 。教学手段 : 高标准严要求,培养学生的动脑、想象及自学能力,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考核标准 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

2.B组 教学目标:发展性目标:在掌握所学内容基础上,对拓宽的内容大致了解。 教学手段:激励性评价,提出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培养学生理解、观察、动脑动手能力。 考核标准: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85分评分。

3.C组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熟练掌握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内容。教学手段:表扬鼓励,找出其闪光点,安排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考核标准: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75分评分。

3.3实验组和对照组调查问卷分类比较

实验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效应,呈显著差异,实验组心理效应优于对照组心理效应。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在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中实行分层次教学,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分层教学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4.2建议

4.2.1客观把握学生层次,教学层次的划分要合理、准确。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大纲和各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各组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要求。注重层次的变化,因人因时制宜,调整教学方法与训练要求。

4.2.2教学目标条目不能太多,每个层次课堂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具体、清晰、突出重点,对那些经常性的培养目标可以简单列明,教师介绍课堂教学目标,提问导学问题,使教材结构清晰,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4.2.3层次较高生组和层次较低生组学习有异,前组以自学为主,后组由教师指导为主,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各层学生在学习要求上基本目标相同,但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要有所差异。

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让我们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实践精彩的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课堂教学。

项目:由李楠、张平、张磊、董瑞峰、孙巧峰共同负责项目: 2015年度邢台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心理效应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XTSK 1509)

(作者单位: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