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低年级语用训练的四个着眼点
2016-04-29李玲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能力建构,而非语文知识传授。它还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言语能力不可能是讲会、听会的;语文教学再也不能纠缠于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意义了;要依据语言表达规律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构建一个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近年来,我在课堂实践中摸索着语用能力培养的几个着眼点:
一、关注标点,铺设语用能力的管道
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作用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时甚至可以起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作用。比如,我批改日记时发现好多小朋友不会正确使用双引号,教学二下的《称赞》时,我就针对文本中出现的不同的对话形式,作了如下设计。出示: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第一步,让孩子们读读,理解是谁和谁的对话,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第二步,在同伴的回答和老师的指点下领悟提示语在前和在后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第三步,给句子“老师走到我身边,轻轻地说()()你真棒,这行字写得一个比一个好()()()真的吗()()我高兴极了()”加上标点符号,并利用投影校对答案。第四步,让孩子们写一组对话,并用上正确的标点符号。最后,批改,对出错的同学再次辅导。通过语文课堂的强力关注,使孩子们意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驾驭这些小精灵。
二、积累词语,夯实语用能力的基石
汉字如花,汉字有韵,每个汉字都包含着不同的意蕴。我觉得会读会写,不等于真正的掌握,理解内化并能在表达中运用它才是真正的掌握。学习《乌鸦喝水》时,我就安排了“到处”“可是”的说话练习。孩子运用语言,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而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于是,教学时“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时,我就这样安排:乌鸦口渴得厉害吗?你从哪个词语里看出来?它可能飞到哪里去找水?它怎么说的?请孩子们“乌鸦飞呀飞,飞到 找水喝,可是找遍每个角落也没有找到一滴水。他说:‘ ’ ”来说话, 让孩子们明白原来,“到处”就是好多好多地方。再让他们用“到处”说一句话,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去学习使用语言。教学“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时,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乌鸦的心情,开始那么开心,后来那么失望,课文用一个什么词语连接?“可是”。告诉小朋友前后的意思有点相反的时候,要用“可是”去连接。现在,你会用“可是”来说话吗?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关联词语的妙用,并学习怎么使用它。
三、感悟结构,打通语用能力的脉络
例如,学习《赵州桥》时,说到赵州桥有什么特点时,让学生关注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找找文章中何处写坚固,何处写美观,明白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后,在同学写人的文章中,让孩子找过渡句“金湛迪不仅语言上幽默,动作也很搞笑。”并说说怎么判断它就是过渡句。告诉孩子们,找到过渡句,你可以大致了解上文讲了什么,下文会讲什么。让孩子看着过渡句来猜一猜,它的上下文大致会写什么。“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使学生们领悟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无论是写动物还是写植物,好多文章都会使用过渡句,因为过渡句不仅能帮助读文章的人抓住重点,理解文章,还可以帮助写文章的人理清脉络,架构文章。这样,一节样板课的学习,会让过渡句在孩子心中留下印痕,这也许就是一课一得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总起句、总结句。
四、品味特色,增添语用能力的色彩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三下的《荷花》、《珍珠泉》,文本中都大量使用了联想想象的笔墨。首先引导学生感知什么是写实,什么是联想,“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干涸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那样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许多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儿得很高兴吧?”使孩子明白不停得冒着水泡是写实,快乐的孩子吹泡泡是联想。当学生有了这种抽象的概念时,必须认识联想在表达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比较品析,明白合理的联想使表达更为生动、形象,这便获得了一种阅读的方法。此时,让孩子仿写“我很想知道,树上哪来这么多好看的花朵?……”孩子们就出现了精彩纷呈的答案“难道是花仙子昨夜路过,把花儿洒在树上吗?她一定一路一路撒,忙坏了吧?”“难道是花朵儿都悄悄约好了,一起来参加这个盛大的PARTY吗?”“难道是春姑娘召开比美大赛,花朵儿全来参加这个盛宴吗?”通过言语实践,在新的语境中运用习得的方法,将联想迁移到说话训练中,这样层层推进,既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又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学生在仿说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
文本语言的教学其实就是听说读写,听读叫吸纳,说写叫表达,运用=吸纳+表达。语文课堂中以学生的听、读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而且,我会努力摸索探寻语用的操练场,希望真刀真枪的演练能让孩子们真正亲近母语,逐渐提高语用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