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日语教学改革
2016-04-29黄丹
独立学院又叫“二级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独立学院的非日语专业的学生有极大的学习日语的热情,但学校却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本论文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浅谈独立学院的大学日语教学改革,即开设大学日语选修课和大学日语辅修课。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在同等院校中的就业竞争力。
在探讨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又叫“二级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与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学费是公立学校的三到四倍)。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分公立独立学院和民办独立学院,非民办高校。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独立学院266所。
一般独立学院都单独设有日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熟练地日语运用能力,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日语教学工作以及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和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和管理等工作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学习日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日语专业特别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以钓鱼岛事件为导火索,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直接影响到大学日语专业的招生情况,导致很多大学日语专业招生人数骤减。虽然中日关系近期有所好转,但是日语专业的招生现状却不是那么快就会有起色。
日本以动漫、游戏、日剧等文化输出的形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中国作为同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国,受日本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尤其是年轻人,对外来文化的接收要更快一步。很多学生不想学日语专业,却很想学习日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语已经变成一种交流的工具,是在有一项技能的同时,变成一种辅助工具了。而不单单只是会一门外语就可以立足了。现在很多在各个领域的人才,虽然不是外语专业,外语也说的相当地道。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既有技能又会外语的人才。
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为例,有很多非日语专业也开设第二外语(日语)课,除了英语专业,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国际贸易相关专业也开设了日语课。在本人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求,会日语对他们的未来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专业日语作为必修课只开设两个学期,甚至有的专业只开设一个学期,每周只有1至2次课,也就是1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这样一个学期,只把假名和一些简单的语法讲完,刚刚入门就接近期末了。这种课程安排对那些有极大学习需求的学生来说,显然远远不够。课程结束之后,这部分学生要想继续学习日语,只能自学或去新东方那类的课外班学习,自学的难度之大显而易见,而去辅导班学习一是浪费时间,辅导班可能距离学校较远,二是费用比较贵,增加了学习的成本。还有一类学生,就是本专业不开设日语课,但是却有学习日语的想法。这个情况下,就需要给这两类学生开设一个学习日语的通道,即开设大学日语选修课,选修的意思是选择研修,与“必修课”相对。主要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在很多重点大学是开设这种全校范围内的外语选修课的。而独立学院一般在这种课程的建设上还有所欠缺。为了本校的学生能在其他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应该尽快开展大学日语学修课,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大学英语已经建设的非常完善了,大学日语可以效仿大学英语的课程发展模式,每周开设固定的课时,期末安排正规的考试。跟专业课一样的学习要求。
除了开设大学日语选修课,也可以开设大学日语辅修课。辅修是由高校自行组织,以学分制形式进行课时学习。修够一定学分后由本校颁发相应专业的结业证(一般为25学分以上)。选修是学生一定要修的,而且是不收费的;但是辅修是没有强制性的,而且要收费的,一般收费是按学分来计算。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学习日语的途径,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择辅修日语专业,在毕业的时候,除了本专业的毕业证,也可以获得日语专业的结业证。而学校又能增加收入。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
本人从教时间尚短,见解还有很多不足和浅显之处。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体验。对独立学院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除了日语专业建设,还应为有学习日语需求的非日语专业学生开设全校范围内的大学日语选修课,除此之外,也可开设日语辅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在同等院校中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