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学校会计课堂创新的方法与措施

2016-04-29崔晓鸽

知识文库 2016年15期

会计专业是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比较早,发展比较成熟,相对完整的专业体系,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从业人员。近年来,一方面由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难度提高,细化、广化、深化。而用人单位对中职生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高等教育的的普及中职院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会计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课堂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主要舞台,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好坏,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专业学生在会计这个职业上能走多高,能走多远。本文以会计课程作为切入点,分析目前会计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一、中职会计课堂存在问题

(一)教师课堂讲的很多,学生掌握的很少。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又由于教学任务的限制,会计教学课堂上,教师还是演讲式的满堂灌,很尽职尽责的将更多地会计知识想“输出”给学生,然而会计专业知识性较强,专业术语比较多;学生经历九年义务教育被高中淘汰,进入职业教育,理解能力、注意力、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听不懂,跟不上。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师教了很多,学生掌握的甚少,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互动较少。

虽然提课程改革有几年了,但是还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单一,与学生互动较少,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能是传统意义的一味地的“接收”知识。课堂枯燥无味。

(三)会计教师理论讲授多,实账操作少。

会计课程往往是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两门学科结束以后,才再单开一门会计模拟实训,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两门课长达四个学期的讲授过程中,理论讲述占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学生操作少,直到快毕业时开设模拟实训课,才开始真正试着去做一套账,而教这门课的老师会发现学生基础课程学的不好,或者已经忘得差不多,实账操作很吃力。很难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会计人才。

二、中职会计课堂改革举措

(一)少讲、精讲,把“微课”带入课堂,教师引导、启发,把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

“微课”讲述。中职生由于学生爱动,持续专注力、自我约束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欠缺,针对这些特征,有必要将“微课”搬进课堂,压缩有效讲课时间,微课灵活运用于课堂更适合中职生,大家都坐在这里,有个学习氛围,有个约束力,也弥补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用15到20分钟时间讲述重要知识点。对持续专注力要求也不高。

微课,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剩余时间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主要是“导”,是启发、引导。学生是主体,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一直被动的受教者,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像一个导演,设计控制整个教学环节,学生是演员,在“表演”中亲身实践、体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性,增强学习的愉悦感、满足感。

(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意师生互动。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微课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运用,改变教师单一的讲授法,让课堂生动、活跃起来。

例如在讲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时,可以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

(1)情景设置、案例启发等方式提出问题。提问回顾: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先进先出法核算成本有什么弊端?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解决吗?布置任务,启发引导,引出新课——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2)“微课”讲述。用15到20分钟时间讲述一次加权平均法。

(3)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出题,自己计算填写一下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表格。这一步骤需要学生搜集资料, 有条件的可以在教室做个简易书架,放些参考资料,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只是一些实操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供学生查询,还可以针对学生上课偷偷玩手机这种普遍现象,干脆因势利导,wifi覆盖,让学生知道手机除了玩,还可以用来查询、搜集资料。当然条件更好的,在机房上课。

(4)小组教学。先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个人找到的资料,小组内相互进行补充、讨论,互为导师,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看法。解决组内成员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小组长归纳总结,进行发言,对于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发言以后,组间可以再重新讨论,看能否解决问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鼓励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去质疑,敢于犯错,所有的这些都是在成长、在提升。

(三)理论教学言简意赅,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中职生毕业后多从事出纳、会计基础岗位,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高,课堂在简短的理论讲解之后要结合案例,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账操作的指导,在开设会计课程每一个学期,抽出一至两周,把课堂搬到企业,最好是月末、月初时有教师领学生到企业去实践。每次去学生都会有新的认识、新的问题。再回学校有针对性的学习,循环往复,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

(四)做好课堂评价,及时反馈,及时修整。

在一堂课结束前的五分钟,及时对本次课点评,利于改进提高。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给与点评学生互评。教师依然是主导,点评强调学生的优点,肯定并给与鼓励,中职生渴望被认可,在被肯定、赞扬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愉悦的,思想更容易积极起来,更容易乐观向上,当然也不能纵容缺点。可以在强调表扬以后再说一个重要缺点,并表示相信这位同学一定会克服这个缺点。当学生有所改进时,必须实时提出表扬,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催化剂。达到情感与态度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总之,教师必须控制好课堂,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练结合;课堂情况及时反馈,便于改进,才能培养优秀的中职会计毕业生。

(作者单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