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9周红生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音乐文化,并树立学生良好的民族意识。推动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的具体策略有加强对中国作品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中国钢琴作品内容等。
中国钢琴作品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并出现了多位创作大家,创作出大量的经典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中国作品具有深厚的政治文化意义,对学生发展也极为有利。但是,大部分高校普遍不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应用,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钢琴综合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必须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应用,不断完善钢琴教学体系。
一、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技法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钢琴教学时选取的多是西方钢琴作品,因此,学生的演奏技法也以西方的为主。就我国的钢琴作品而言,其自身是与西方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法有一定区别的,中国钢琴作品在创作时充分融合了中国乐器和传统音乐的特点。大量改编自古琴曲的中国钢琴作品,都有模仿某种乐器的演奏技法,大大丰富了钢琴演奏技巧。因此,将中国钢琴作品应用到教学中,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法。
2.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中国钢琴作品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拉进了中国民众和钢琴音乐的联系。将中国钢琴作品应用到高校钢琴教学中,能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为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高校更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应用,有效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
3.有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高校钢琴教学长期以来采用西方钢琴作品为授课内容,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很多学生以为只有西方作品才是好作品,打压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地位。但实际上中国钢琴作品也是极具魅力的,像被誉为“中国钢琴的最强音”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其所传达出的民族精神感动了无数个人。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中国钢琴作品,能使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1 正确认识中国钢琴作品
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先导,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必须树立对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正确认识。教师要认识到应用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意义,并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理念,由于教师在学生时代并没有接受中国钢琴作品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中国钢琴作品方面的素养,掌握基本的中国钢琴作品及民族音乐的演奏技法,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正确认识。只有教师和学生均形成了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正确认知,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的应用才有了坚实的根基,才能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过程,并使之成为高校钢琴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 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钢琴作品
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钢琴作品时推动其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深入应用的必要举措,现有的中国钢琴作品大多为改编曲目,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强调中国钢琴作品的原创性,要涵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在创作的时候,要借鉴西方先进的演奏技法,充分结合民族自身特色,实现中西方音乐理念和技法的完美融合,此外,要在中国钢琴作品中适当的加入民族因素,使其既具备一般钢琴创作的规律,同时民族特色鲜明。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并不断增加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比重。
2.3 注重学生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因此,要想提高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背景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示范演奏法等授课方式,在教授一个中国钢琴作品时,交代其创作的背景,或者同其他类似的作品进行比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中国钢琴作品的内涵。教师还可以对特殊的演奏技巧进行现场示范,激起学生的演奏兴趣等。
2.4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高校钢琴教学体系中缺乏中国钢琴作品的应用,因此,将中国作品引入到钢琴教学中去,相应的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理解和领悟,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中国作品专题演奏会等形式丰富学习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中国钢琴作品的氛围。
大量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对推动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中国钢琴作品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我国钢琴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的选择。高校必须确定中国钢琴作品的主体地位,正视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为中国钢琴作品的深入发展和应用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