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美教育思想的异同

2016-04-29阳素云

知识文库 2016年15期

教育是增进人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人的智力,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养成的活动。相对而言,中国教育注重传统的介入与延续,属伦理型教育,美国教育注重引领和发挥,是学习型教育。两者存在的差异,体现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也大不相同。中美两国教育思想各有特点,我们应当研究美国教育思想,在启发中学习,在学习中完善,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拓展教育思路,促进国内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西方,教育(Educ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用指教育活动,意指引导儿童固有能力而得到完满发展。教育在人类社会中,依据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内容和方式。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实行科举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实施则是在戊戌变法之后,长期的封建教育影响,使我国教育思想打上了科举思想的深刻烙印,应试教育模式较为国内人所普遍接受。美国教育受社会思想影响,追求民主个性,推崇开拓进取,讲究理性实用,因注重个人中心主义调动了个人积极性发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属伦理型教育,美国教育属学习型教育。虽自鸦片战争的封建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但是东西文化固有的特质体现在中美两国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思路上差异依旧很大。

一、美国教育思想概括

教学理念,美国教育提倡开放性思维。美国学生上学是自由式的,学生很少把作业带回家,考试不分类排队,成绩考个B就满足了。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打开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想,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在引领中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和服务。

教学目标,美国教育注重掌握教育的信息化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变化,美国教育非常重视知识的实用。美国人喜欢学习的适用性,对于社会中能够运用到的事物热衷追求。美国学校教育的视角,始终离不开世界前沿信息和技术,这些信息和技术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教材中,出现在课堂上,表现在教师的讲授里,学生能不断接受新的信息资源,不断追索对新事物的了解和掌握。

教学方式上,美国教育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美国教育注意训练学生的胆量和表现能力,在上课中学习氛围往往非常活跃,鼓励任何形式的提问,讲解和讨论,没有任何限制,且提问与讨论均列入成绩评定。

教学思路,美国教育重视创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美国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美国的学校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科研设施。教师的授课以鼓励学生创新,发明创造为中心,课堂上灌输“TRY”(尝试)的思想,培养学生想试,敢试的思维和氛围。美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公认的高等教育卓越标准仍是要成为世界型的研究型大学”,可以说这是典型美国人创新精神的表现。

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概括

首先,中国教育强调学习基础知识。中国的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好学敏求、博闻强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中国教育信奉的信条。以这种理念激励下的教育效果,是学生基础扎实,思维中规中矩,有良好的接受和消化能力。

其次,中国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国教育倡导教师主导下的探索,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自学、讨论、质疑。

再有,中国教育着重形式上的训练。中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教导学生课程知识,对思路的把握非常注重,并就重点和难点的全面、反复、多层次对学生进行讲解,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学生开展自学和讨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三、借鉴美国教育思想,完善教育思维

中美教育因其各自的特点而有所长,各有所短,需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依据中国独有的国情和文化,不可能照搬美国,必须坚持本我的特点,在借鉴中前行。事实上中国的教育的确包含许多值得西方借鉴的内容,比如严格的管理理念,严肃的纪律要求,高尚道德品质的塑造,合作互助精神的培养,系统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等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由教育能够完成的某种特殊的任务这一点加以辩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教育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形态特征。为此,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同时在此基础上,在教育理念、方式和思路上作一些适当的适整,以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和机制,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

1.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美国教育认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这种文化价值赋予了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得个性,对于调动个人积极性,提高创造力,发挥个人智慧和潜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推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充分结合的人。这些人既掌握有相当基础的知识和水平,而且有一定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能依据社会需要而发挥自身才能,创造社会价值。中国教育的指向和理念,必须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指导下,借鉴美国教育的合理成分,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端正思想态度,提升道德品质;具备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自学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讲卫生爱锻炼,养成健康的体魄;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遵循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求把全面发展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教育活动当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机进行,交叉展开,给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一切条件和空间。

2.注重新知识的传递与融合。美国教育遵循杜威的教育法则,认为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常用性和有用性,再好的知识,如果不能够在实际当中运用,也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美国的教育相当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参与。新知识新信息的传播,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有重要意义。中国教育应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并能将新知识进行传递与结合,建立跟踪世界最新科技的机制,确保社会最新的知识能够迅速及时反映到教材中,在对新知识所应掌握的学习内容,在深度开展活动中进行合理的组合。通过教材,图像资料和作业布置,统筹安排,活跃教学,使学生学习新信息的水平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改革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美国教育体制下,学生不仅热爱学习,而且对学习以外的事物也很感兴趣,学校、家庭、社会都会支持学生的课堂以外的活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各种实践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相当重要的。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是独立并且有一定辨别能力个体,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释放内在价值,让学生做自己真正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思考的问题,提出的质疑,与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的创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样,考试方法上可以根据课程特色,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查。如实验测试、口语表达、作品展示等等。应当鼓励学生思维创造,要采取灵活的多变的方式,加大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实际能力方面的考核,做学问的人成了知识和技术的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对人类尊严大的丧失。考查的方式当中,教师的日常观察可以作为考查学生平时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判断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是中国的教育,还是美国的教育,都有其存在的特点,也都不能十全十美,需要学习他人,完善自我,不断学习中取得进步。因此,要善于比较学习,借鉴学习,创新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新时期,中国教育要吸收借鉴美国教育的教学思想和精神,取长补短,加强完善,努力做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