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特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16-04-29孟萌萌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举拿下了奥斯卡的多项大奖,备受世人瞩目。众多媒体开始竞相报道它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妙绝伦的3D画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毫无疑问,集这些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它将不得不声名鹊起。本文将从存在主义萨特的角度去探究这光环背后的深层寓意。
一、引言
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据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在未改编为电影时,此书就先后荣获了6项国际大奖。李安不负此书盛名,历时四年的努力使得此故事更加广为人知。影片主要讲述了少年派的奇幻旅程,故事从蒙特利尔开始,也终结于此。派的父亲是一个资本家,他拥有一家动物园,后因政局动荡、生意不好,他准备将所有动物都卖到加拿大,在乘船前往加拿大的途中遇到大风暴,家人、货物,均葬身海底,只剩下几只动物逃上了救生艇。在救生艇上,动物们为求得生存开始厮杀,最后只剩下了少年派和孟加拉虎。此后,少年派和孟加拉虎开始了这段奇幻旅程。本文试图从萨特的视角来解读此影片所蕴含的些许思想,也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萨特的思想。
二、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1、世界是荒谬的。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便是荒谬与痛苦,虽然早在萨特之前海德格尔就指出“暴露在这世界上,孑然一身,没有救助,无法逃避,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被扔到这世界上”。但萨特对此的理解尤为深刻。萨特著名的小说《墙》便道出了世界的荒谬:无罪的被处死,戏弄敌人变为成全敌人,抱必死决心的偏不死,藏起来的偏被抓,想给敌人开玩笑的,无意中却被现实作了更残酷的戏弄。这世界处处充满着偶然,偶然的交织使得这世界看起来极其荒谬。所谓偶然性,指的是事物的存在不可为意识所把握,它是处于意识的统一体、不可解释的,也因此它对意识来说有种荒谬感。这种荒谬感让人感受到那无法真正把握住任何事情的孤独与痛苦,也许正是因为无法真正把握,无法彻底认清,才将这一切称之为命运来以表安慰,甚至于真正相信命运。
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的一家本来生活无忧,经济危机使得派的父亲决定将动物园卖出,这是人在因时因事的理性计划,这一切看起来再风平浪静不过了,但是却没想到这风平浪静之下却暗藏汹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派失去了一切:家人、船,甚至自己的生命都岌岌可危。他被悲伤、孤独、恐怖地抛在这无边无际的海洋中,而前方的一切,处处都充满着像暴风雨一样的危险,也充斥着种种偶然。
荒谬与偶然造成了派的痛苦与不幸,但也是这种偶然,解救了派的生命。派幸运地到了救生艇上,但却需要与鬣狗作殊死搏斗,幸运地是孟加拉虎替他消灭了鬣狗这个危险,但是孟加拉虎又成为了他新的危险,派不得不想尽办法把它杀死,可是在派即将可以杀死它时,派却救了他,也许人性和兽性之间有一丝相通之气,从此之后,他们竟可以和平相处了。内在的危险解除,不等于外在的危险消失。一次暴雨的来袭打翻了派的所有食物,他们几乎要饿死,但在垂死之际却漂流到了一座神秘岛上,派和孟加拉虎都得以饱餐一顿。如果不是派偶然发现这座小岛晚上会发出酸性物质将它白天所赠予的一切全部收回,他们或许将在这小岛上了此一生,然而很偶然,他们发现了,于是他们又重新出发最终在自救中获救。偶然的不幸、幸运、不幸、幸运层层叠叠,荒谬不堪。
2、人生是痛苦的
人生的痛苦性一是来自于世界的荒谬,二是来自于他人,也就是萨特的名言:“他人就是地狱”。这名言来自于他的小说《禁闭》。剧中三个幽灵,以邻为壑,每个人成为别人的陷阱,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三个幽灵就是现实中的你我他。整个社会犹如“禁闭”——人间地狱。
救生艇上,鬣狗咬死了斑马和本来可以与派作伴的猩猩,孟加拉虎虽然无形中帮派将鬣狗杀死,却回头又对派虎视眈眈。它们虽然不是人类,但却也正是它们的存在,使这救生艇变得如同人间地狱。另外,这里还有另一种推测。因为孟加拉虎的名字为“帕克”,这与一个震惊世界的海难食人案的名字相同,所以很多人就推测,试试可能并不是斑马、猩猩、孟加拉虎、鬣狗之间的争斗,而是厨子吃了税收,杀死了妈妈,然后派在痛苦和愤怒中杀死了厨子并且吃了厨子得以存活下来。但无论从哪种版本来看,这似乎都印证了萨特的“他人就是地狱”的名言。
三、自由选择
萨特说,“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的”,“没有什么原则应该知道他们去判断”。的却如此,人本身是自由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自由选择,但人往往被他人的思想,世俗的眼光,过去的经历所左右,于是大家便成了“一样的人”。
但在这部影片中,派将人的自由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派的名字源于巴黎的一个泳池,本意是说“心灵纯洁”,但发音却与pissing(小便)一样,所以同学对他的嘲笑让他和困扰,但他并没有沉浸于别人的嘲讽之中一蹶不振,也没有为自己的名字本意做过多的辩解,而是将圆周率“π”默默记住,在课堂上默写下来,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其次,影片中派与孟加拉虎一直有着不解之缘。我们都知道,人在幼时的经历会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派在童年时期相信动物的可以亲近的,他的父亲就以“羊入虎口”的血淋淋的例子告诉他动物是没有感情的。这在派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他一开始的那种美好的愿望也并没有自此消失,当他与孟加拉虎在救生艇上时,他虽然想杀死孟加拉虎,但当这只老虎真的濒临死亡时,他依旧选择救起它,仿佛也从这无边无际的海洋上将自己救起,将那曾经的美好心愿一并救起。所以没有真正经历过,就没有真正自由选择过,便分不清真假对多,自由选择,才能选择自由。
人生活于这荒诞的世界上,感受着这荒诞和他人所带来的痛苦,而是否要感受这痛苦所带来的痛,却是人的自由。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