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风格动画中造型设计趣味性塑造研究
2016-04-29刘少勇
现今的动漫产品一般都以其夸张的造型、明了有趣的内容吸引着观众的眼球,但殊不知,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其主导风格与它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想成功的打造一部动漫作品,首先就要把握好动漫作品的风格与特征,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才能使观众心中有属于对这部作品的印象,提升整部作品的质量。要把握好动漫作品的风格与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关动漫造型的设计,它的趣味性能否吸引观众,决定了这部作品的发展可能性。
本文将从中国民族动画中的造型趣味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将完善蒸蒸日上的中国动漫产业。
一、中国民族风格动画中的趣味性塑造解析
(一)通过细节刻画来体现趣味性
动漫角色造型是通过创作者主观创作出来的图像,这些图像是没有生命的,这些图像生命的赋予需要创作者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怎样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到这些没有生命的图像上去,还需要不断地细腻的刻画,让它更加的人性化,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命运都是由设计者自己决定,而这些设计又需要创作者围绕角色性格来安排。
1、细节刻画的表现形式
一切对于动漫角色造型的设计,做得越仔细越详尽就越方便后面的安排,趣味性也就越强。最重要的还是关于头部的塑造,因为角色的情感变化、性格特征等等都需要通过五官来展现,无论动画片里的镜头是远景还是近景,都会交代脸部的状态,因为只有这个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能够体现出角色此时的表情变化和心理波动。所以这里的刻画是重中之重,这里也是最能直观展现出造型趣味性的地方。而对于其他部位或者整体的刻画就要根据故事情节、角色特征、作者意图、创作背景与创作材料等等因素来决定了,以中国民族风格动画《大闹天宫》为例。
《大闹天宫》造型设计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的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与《西行漫记》与民间版画中的孙悟空形象,他的衣着、性格、动作和经历也与人们心目中的孙悟空形象相吻合的。孙悟空的面貌既有京剧脸谱的视觉美感、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简洁风格,十分有趣。单从这一方面来说,《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的造型设计无疑是成功的。而其他角色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趣味性,像玉皇大帝的造型设计,面部与衣服统一采用白色为主色调,身材造型比较肥胖,使人不难看出他平常必定是养尊处优的状态,平庸的造型与孙悟空形成强烈的反差,更符合玉皇大帝的性格。太上老君创作者则是将他设计成一个温和的老者,白色的胡须,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但是锥形的体型和三角眼则着重突出了他的狡猾,他在玉帝面前谄媚的表现和对孙悟空的欺骗则凸显了他媚上欺下的丑态。从这些造型细节上的刻画不难看出创作者的用心,而这些刻画都大大提高了整部作品的趣味性。
2、细节刻画的主要手法
在一部动画作品的造型设计中,创作者可以拥有多种通过细节刻画来体现趣味性的手法,创作者可以以线塑造角色形体来展现趣味性,也可以通过图形、符号的概括与变形来展现。
以线条为主的造型手段,线条能够突出自身的表现力,因为线条可以更好的表现动漫形体的变化,形体与线可以很轻松的实现融合。线条作为一种造型手段,具有敏锐的、直观的表现客观形象的能力。线条造型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概括提炼,需要对复杂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在多种多样的线条里找出主次关系,在分析对比中对线条做出适量的增减处理,使其疏密有序,以达到凝练成熟的效果。不论是写实风格的角色造型还是夸张的角色造型,线条的疏密结构在塑造形体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角色的趣味性有直接的艺术表现作用。
以图形、符号的概括与变形为主的表现手法也能体现角色造型的趣味性。变形是动画造型的形式特征之一,变形是对对象外在特征的夸张和强调,不过,如果这种夸张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么就会破坏整个对象的整个形体的比例平衡,从而破坏整体造型的美感以及趣味性。动画的创作过程是自由的,无论角色被设计成什么样子观众都不会奇怪,一些幽默的漫画家,会巧妙地抓住你的特征,或是长处、或是短处、甚至是窘态,大多会抓住要设计的对象的短处,如长鼻子,或者宽下巴,要么就是小眼睛等等,他们会毫不留情的在这些地方“大下文章”,让你哭笑不得的接受这些自己的特征。更多的漫画家热衷于对明星的变形漫画。变形以夸张为主要手段,夸张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趣味性,所以,变形并不是没有规矩的、随意的。我们平常生活当中,总是会自然的捕捉到一些事物的特征,就好比长相平凡的人见面多次还是记不住他长什么样子,但有特点的人,看一次就会记住他,这种捕捉与记忆,是我们平常察觉不到的,是我们情不自禁的对于某个事物的记忆,以便于再次见到时的辨别。所以,创作者要夸张某个事物,就需要有意识的去观察、去记忆那件事物的特征,然后再结合创作者自己的感受力,使得变形的结果更加生动有趣。因此,符号变形这一手法运用的是艺术创造特有的方式,集中体现了动画的自由性、幽默性与趣味性。
(二)通过塑造角色服饰道具体现趣味性
动画角色的服装造型设计是角色综合的视觉传达媒介,包括服装的色彩搭配、款式结构以及面料的处理。这些能够有效地反映角色的社会地位、职业以及个性等等,同样也能决定整部动画的风格、类型。服装道具的作用不仅仅是给人物造型包裹上一层程式化的外衣,它更多的是塑造典型形象、性格特征面貌等重要手段之一,成功的服装设计不但可以增加角色形象的视觉吸引力和感染力,甚至还可以直接体现角色的社会阶层和阶级因素,可以体现不同角色的不同属性。服装的设计搭配有时还会根据剧情需要而变动,这可以在动画里增强观众感受的同时增强动画的趣味性,使得动画更加的自由以及灵活多变。动画片的色彩一般比较明亮艳丽,颜色过于深沉的服装会给人一种压抑、厚重的感觉,对受众主要以少年儿童为主的中国市场来说,颜色鲜艳亮丽的服装更容易被市场接受,趣味性也能更加丰富。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其风格以民族风格为主,民间传统色彩强烈,以黄、红、青、黑、白这种颜色鲜明且装饰性十足的色彩作为主体部分,构图奔放,中国意味十足。在服装的造型风格上,从我国民间年画、戏曲人物等多方面汲取营养,融会贯通,形象可爱、性格鲜明。在动画片中,哪吒手持乾坤圈、脚踏风火轮、身缠混天绫,头上扎着双髻,身穿红色的肚兜,使人一看就明白是个孩子。这个造型不难看出哪吒是以民间年画中的儿童娃娃为元素,结合神话故事设计出来的生动的角色,整个造型非常具有趣味性的同时还保留了非常鲜明丰富的中国元素。
(三)通过塑造角色性格特点体现趣味性
通过塑造角色性格体现趣味性首先就要理解角色,所谓理解角色,就是要测定性格的深度,去探寻角色的潜在动机与情绪变化,这些都与动画剧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动画看似与现实生活没有关联,但实际上,动画作品中的角色性格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只有把握住了一个具有个性的人的内心的真髓,才能在具体的角色设计中,把角色内在本质的趣味性较为深刻的刻画出来。只有这样,观众才会被角色的人性魅力,即性格,深深地吸引住,把动画角色当做了真正的“人”,从而进行和动画角色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动画造型具有性格的表现,是角色思想、态度、情绪和行为的结合。动画中的角色生活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场景之中,与各式各样的事物或角色产生交集,从发生的各种事情当中,角色有自己的应变方式,从而演绎着自己独特的性格,通过这种艺术方式折射出人的各种面貌,但又比真人更加富有感染力和戏剧性,带给人更多的想象力,显得既亲切又鲜明。很多的观众都能够详细的描述出自己喜爱的动画角色的造型,并模仿他们的动作。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的角色对于观众而言,更加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动画造型不仅仅扮演着取悦人们的角色,还表达着喜怒哀乐等情感,夸张、率性地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也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这之外,动画造型还拥有者很强、很自由夸张的表现力,能带给作品无穷的魅力,这是创作者的一个有力保障。动画角色造型是创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已有的知识、想象出来的虚拟角色,这个角色不一定是“人”,但大都以人为原型加以改造,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它们,也就造成了动画角色造型外形的多种可能性。创作者可以通过动画造型传达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观众又会受到动画影片的心理引导,从而关注整部影片的剧情走向。在观众观看动画影片时,动画造型会使观众不自觉的根据自身的经历以及心理感受调动起自己内心的认同,从而结合自己的感性经验对动画角色进行内心解读,在不同的观众人群、不同的个体心中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
二、原则和方法--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的启示
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随着历史的演进,很多属于民族传统的文化正在现在的动画影片里逐渐消失,或许古老的传统剪纸等艺术形式的动画正在慢慢的被时代潮流所淹没,但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会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我们民族风格的动画片才有未来,才有出路,笔者认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流行的,也是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所以发展民族动画是不能停止的。真正的民族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共同发展。让中国动画能够继续坚持走下去。
在世界动画艺术的舞台上,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优点,更是代表着地方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动画素来强调思想性,重视寓教于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的动画是一种健康的文化、有着自己趣味性的文化。这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动画片做不到的。中国有着自己的戏曲、剪纸、皮影、年画等民间艺术,都为各种类型的动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 除此之外,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水墨画、剪纸画甚至木偶戏也是一种动画,这都是中国动画片的特点。中国动画的趣味性不同于美国日本,他们用剧情来成就趣味性,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用造型和表演形式来成就趣味性。中国动画在形式上,不需要模仿别人,就足以独树于世界动画之林。
中国动画是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的。我国动画片市场一直都被日本美国占据,并不是中国动画不行,而是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没有创新,一直都是在模仿别人。中国动画要突破思维定势,提高艺术内涵,丰富动画剧情与形式,重视动画动漫产业的发展。消除瓶颈,形成动画产业和政府、业界与市场的良性循环流通,动画师与受众的良性互动,真正把产业发展和市场、群众感受放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和革新。
(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