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运用研究
2016-04-29王晋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幼儿教育、留守儿童教育、中小学品德教育、青少年犯罪教育等。近几年来,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对发展心理学进行了多视角、多方面的的解读,而且把发展心理学运用到了教育改革当中去,这种合理的运用对将来学生能力和品德的培养有着重大的的意义。
一、发展心理学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愈加收到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大众也逐渐意识到应试教育当向素质教育转变,可是这种观点并没得到深化,因此有很多校领导一方面要认为要坚守教育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素质教育为理念,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家长的升学率的要求,所以很多校长与校领导比较迷茫,对于心理教育的看法也因此受到影响。自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初始兴起以来,我国众多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积极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世界有综合和个别分析,这两种形态既相互统一,又彼此依存。不管是进行何种形式的分析,人类的思想发展至今,都会得到高度的细分化,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上,发展心理学的概念被引入到了教育改革的课程当中,比如,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就能用到发展心理学来开展心理教育,纠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在教育改革中合理运用发展心理学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运用发展心理学
学生的某些认知及行为未必尽是思想道德的问题。如若在教育中,针对这些学生只是从思想道德方面入手的话,往往起不到效果,比如对自卑的学生,要鼓励其自信的话就要从心理辅导方面进行鼓励,发现其自身的优点,而不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学校德育的目标。我国心理学研究者根据学生的发展心理特点、需求、规律和接受能力,把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的理念与研究成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补充和延伸,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发展心理学
在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包括了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而健康的心理素质对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很多学生综合素质处于不完全状态,他们对世界充满的好奇心,也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和压力,他们无法自己解决这些困扰,如果不能得到家长或教师疏导和排解,这些心理困扰及压力一直将会伴随着学习生活,从而影响中学、大学的学习发展。而中学又有别小学阶段,不管是从其学习活动还是集体关系以及生理的变化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学阶段是一个从少年期至青年初期向成熟过度是时期,这一时期显示出他们心理的闭锁性、动荡性,希望独立自由,而又要依赖父母,存在着各种心理矛盾。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便是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将发展心理学运用到德育的教育中去,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三)把发展心理学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构建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指导课程,教育实习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能力,能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源源不断地注入能量。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愈加被关注与重视,师范院校逐渐开设了心理学方面的公共必修课程,但是课程种类比较少,基本就只有“心理学”与“教育学”两种供学生选择,课程教师采用讲授法讲解知识,学生习得仅有一些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导致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能力不足。因此构建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指导课程结合教育实习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训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提高师范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师范生在未来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指导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方法、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例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学会如何与学生沟通,在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习得一般心理量表知识与操作步骤。
(四)联合家长深化发展心理学的教育改革
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表现是不一致的,与家长、亲戚朋友相处他们表现为乐观向上,而在学校中的表现却截然相反,针对不同的表现家长与教师的做法必然不同,如果家长与教师能够进行沟通,就能将其中因素分析出来,从而帮其解决困扰。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这一面只能通过其学习行为与在校的人际交往,而家长一直伴随着其成长发育,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仅能够使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消除对学生的错误的看法,同时家长也能配合教师共同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而进行努力。一方面,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把学生的情况告知其家长,两者协作对其身心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许多家长没有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或培训,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或者方法,通过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教师既能传递心理知识与方法,不仅能够改善家庭关系,也能更加科学地使用教育方法与途径,同时可以避免教师与家长因为对学生的理解差异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我国正在实行新课程改革,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终身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也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服务于新课程改革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学生的一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