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实践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

2016-04-29杜琳琳张晶

知识文库 2016年20期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国家教育领域改革探索重点,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广与实践应用取得了诸多成果,其有效推动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对于打造优质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畴、打造校级精品课程资源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实践教学现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实现高职职业教育新发展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学的一大重点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对推动教学改革与进步作用重大,下面就信息技术教育在实践教学的应用加以探究。

1.高职实践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优势与原则

1.1应用优势

高职实践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与应用推动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是引领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打造信息化课程的有效探索,催生了全新的实践教学战略目标,对于当前实践课程教育改革、创新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技术教育融入实践课程改变了学生们以往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学习模式,学习活动更倾向于成为一种消化信息、理解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途径,改变了实践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够让实践课程的学制更加灵活,做到长短自如、亦工亦学、工学结合。

信息技术融入高职实践课程带来了更强大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优势,真正做到了高级教师、高级技师、精品教育课程资源共享,改变了实践课程的学习模式,将传统局限于课堂的虚拟学习真正转变为仿真实操,同时信息技术的介入还为实现多形式、多角度、多元化学习提供提供了有力支持,真正做到了学习不受时间、场地等因素限制,切实将理论学习与现实实操高度结合。

对于高职实践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对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权重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切实解决各类时间问题,提升教师职业水平与素质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传统高职实践教学由于其特殊性一般坚持实践-理论-实践学习模式,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生产第一线实践成果密切相关,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可利用各类仿真设备实现高难度教学,真正做到了高效利用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实践教学成本与难度。

1.2应用原则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践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教育直接的手段就是优化信息化建设硬件和网络环境,为全体教职工、在校生、各职能部门、教学院部以及合作企业提供网络学习空间,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空间通达。比如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打破课堂时空限制,改变师生角色定位,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形成新的实践教学格局,改变传统教学效果评价手段与模式。

高职实践教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方面,要坚持打造以实践教学主题为主的新型特色学习空间。教师要积极参与实践课程建设,利用信息空间平台组织教学,组织班级学习交流群,探索基于实践课程主题的题酷博弈教学法、基于探索实践的自助学习课堂、基于实践课程的闯关式教学法,开发各类在线自测栏目,实现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围绕实践课程特色构建基于实际工作平台路径的课程,打造互动式课堂,实现实时高效的课堂评价和反馈。

高职实践教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方面,要坚持在管理方面做出同步革新。要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学校管理机构为基石,构建各类话题栏目实现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为及时掌握实践课程信息反馈提供支持。管理方面要构建创新型特色管理主题格局,应用路径跟踪式精细化管理模式,真实记录管理轨迹和教育教学过程,优化顶岗实习指导,实现实践课程教学管理的扁平化、透明化、高效化。

高职实践教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方面,要坚持打造特色教学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优势将教学、图书、后勤等各项服务直接与师生相连接,建设学生事务服务大厅、后勤服务中心、图书服务中心、实践课程平台服务中心等,创新流程图式自助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确保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2.高职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探索

2.1构建信息化实践教学新平台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都分外重视信息化技术教育的应用,实践教育领域以构建信息化实践教学新平台为主积极展开探索。比如广州某职业院校校园网主干带宽1000M,出口总带宽高达4G,网络遍及教学、办公、生活区等各个区域楼宇,联网计算机将近2000台,教室联网及多媒体比例达到90%以上,通过信息技术设备的大力投入为信息化实践教学新平台的打造提供了有力支持。校内配备的用户认证计费系统等网络维护管理软件可提供Web服务、DNS服务、DHCP服务、FTP服务等网络基础服务,配合多种教学软件、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为教学管理、实践课程实训奠定良好基石。

国内高职院校基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通过采购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平台等资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集中、共享提供支持,数字化技能教室和仿真实训室的投入使用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助于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展开实践训练,另外高职院校通过购置或协同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虚拟实训软件为建设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支撑基础。这种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优质精品教学资源的高效应用,为实现校企合作、校校协同、互惠共享提供可能。以远距离实践教学为例,卫星多媒体传输平台、终端接受系统、远程教育直播教室、电视播控系统、中继及测试设备、视听媒体、语言实验室、远程电化教育设备等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实体关键,在此基础上高职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发与打造才有更多可能性,为学生们自主学习与实践提供空间与技术基础。

2.2打造优质实训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一大典型特色就是通过实训培养就业水平高、素质过关的专业人才,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为打造优质实训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比如当前以云计算、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代表的新时代“互联网+”精神在高职实践课程中的融入,为建设校内实训数字化工厂、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等提供支持。实践教学新平台的应用为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提供支持,有助于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为开展实践实训服务,达到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为学校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企业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学校实践课堂,针对生产现场远程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实训数字化工厂通过校企合作战略协议,通过应用专业系统软件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提升自身实践课程水平、信息技术实力服务,比如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实训数字化工厂,二者通过在信息化实验室、沙盘实验室、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践平台、企业实践案例、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师资研修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有效推动了产学研的融合。依托这一实训平台,学校可更好的开设各类实践特色班级,共同培养管理信息化人才,同时依托合作企业遍及全国的客户网络,解决校内专业就业实习总人数多与单一企业可接受人数少的矛盾,为提升学生就业率提供帮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有诸多优势,可更好地打造精品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打造新时期创新实践教学信息平台与优质实训教学资源,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模式、新途径,实现职业教育新发展。

(作者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