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04-29赵星豹

知识文库 2016年20期

创新的潜能有赖于个体所处环境的激发和促进。本文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创新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方法,创设新的课堂环境,分层次教学等方式充分利用体育教师的自身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是创新潜能的挖掘和发挥。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力。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习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上课的节奏。要培养创新性的学生,体育教师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产生教改意识,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再次,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授课技巧,用以作为实践的基础,把理论升华为实践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1、建立民主的师生,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能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

2、树立成功教育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犹记得小时候,在玩具匮乏的年代,我们自己总会做出几个没有人见过的好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知不觉丢失了这些才能,我们还能让我们的孩子们丢失这些能力吗?我们不能,这些能力它一直埋藏于我们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劳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人人或多或少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而精神源于动机,要想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树立创新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去模仿动作;有的学生心理也想上去做动作,但不外露;也有学生因怕做不好,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他们内心也会有一种想做好的想法。例如:学习立定跳远时,有的学生跳得比较远;有的学生动作比较协调;有的学生能够利用腿部力量等;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即使有的学生练的不好,教师也应该耐心示范、引导,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于是学生都能积极投入练习,正是这种意识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去创新。

3、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的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任何学科都是一样,枯燥的学习,不断重复的动作练习,再加上还要不可避免的付出自己的体力,有时甚至是超越极限的体力,往往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望而止步。兴趣则可以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成为打开学习体育知识的钥匙。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突破惯用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4、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问题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讨论法

(4)体育游戏法

三、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应将学生按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实行区别对待,因材实教。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切实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某一区域得到成功。这样素质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增加距离,提高要求,充分锻炼;体质稍差的学生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他们也能与素质好的学生一起完成练习,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体育课。

2、创设优美的课堂环境。

优美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适当从美学的角度考虑。如场地是否整洁;器材是否有序;队形是否均衡;教师是否大方等。教师要贯彻教学审美化的原则做到语言美、教法美、动作示范美、形体美等,创造美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接受各种教育教学,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作者单位:宁夏中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