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

2016-04-29陈黎明王娇

知识文库 2016年20期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老师主导教学变为老师辅导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亦是如此,美术是创造性的学科,临摹和模仿都只是一时的学习过程,真正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都是以“自我”为基础的,是在突出自己意愿的基础上予以的教学。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反映能力,学习如何欣赏美术而不是记忆美术术语,学习如何表现美术,而不是单调的模仿。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述如何实现学生地位的突出。小学美术是美术学习的基础,除了像幼儿园那般的“涂涂画画”,更是增加了很多欣赏作品的环节,从名人的作品中感受美术的真谛,体会美术创造所带来的情感表达,将自己的情感和能力寄予这些作品当中。

一、做好课前导学,变被动为主动。

课前是很好的学习阶段,但是美术教学往往没有这样的习惯,师生都认为美术是很简单的学科,不需要进行预习,就能轻松跟随老师的思路。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是让学生能够跟上老师,而是重点在学生能够走在老师的前面。只有对内容一个初步的了解,才可能走在老师前面,让老师为自己解答,将学习看做是自己的事情。

因此,美术老师在课前要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可能只需要十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大体浏览一下课本,划出自认为的重点,然后标注自己不太懂的问题,留作课堂仔细听讲。小学生的预习能力比较差,老师可以制作美术导学案,让学生完成几个关键问题的回答,就能够对下节课内容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在课堂中才能积极反应,带动老师的教学思维。或者在网络很发达的今天,许多家庭也能够提供上网查阅资料这个条件。可以在课下以小组的形式布置收集任务,按照教材的重点,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如作者的生活背景,其他作品,或者是同时期的其他画家的作品等等。在雕塑学习方面,还可以收集雕塑的材质信息,现陈列的地点信息等等。调查的这些内容越是详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主动性就越强。甚至能够在课堂上“反客为主”,给老师讲课。

二、做好课堂互动,积极与学生交流

课堂互动是最好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也表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堂互动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人和课本的互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只要这一方面能够做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他两方面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教学要求,师生怎样更好的互动的问题由来已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努力的方式必须正确,才能够使学生都参与到美术课堂互动中来。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往往占有绝对性的优势,安排学生做什么,学生就要去做什么,这样能够节约一定的课堂时间,但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却很难保证。建立一个互动型的美术课堂,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学习。另外,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对于一个问题,如果老师说“没有听明白的举手”,那么,很少会有同学会举起手来。但是,如果老师问“听明白的举手”,通常能够统计到正确的明白的人数。因此,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提问,用更多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检查学生的听课情况。小学美术和其他的文化课不一样,学生对每幅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虽然和“正确答案”有出入,但不代表学生所感受到的就是错误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然后,再公布比较“正常”的想法,让学生也去感受这个想法所带来的感觉,看看与自己的实际感受有何不同。这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感和轻松感,激发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鼓励和生活联系的创作,走出室外教学。

不论是美术作品还是其他的艺术作品,其实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创作者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是由生活而引发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创作美术的机会和天赋,只是表达的手段不一样,所代表的美术精神不一样。小学生学习美术,不是将他们变得千篇一律,而是学会这种美术创作的手段,从而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艺术这种东西,就是来自于生活而又区别于生活的,每个人的不同,便会造就出同一主题画的风格不同。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是对教材的临摹,而是和自己生活相联系的创造,鼓励学生更多地汲取生活中的创作营养,多多拥有属于自己的作品。在教学方式上,也推崇和孩子一起走出教室,到室外去学习和创作美术,可能会激发不一样的灵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另外,建议和学生一起去一些画廊或者是美术馆,去欣赏不同风格的画作。在这个氛围中感受美术对自己的艺术熏陶,也接触更多的作品,奠定美术鉴赏的基础。有时,孩子们的眼光是很独特的,而老师要加以引导,切勿急于否定。相同的答案未必是好的,还有多种多样、各种颜色,才是做好的美术学习。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要以学生的“习得感受”为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导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美术和创造美术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小长山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