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2016-04-29超博纪乃旺

知识文库 2016年20期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它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并且有计划的按照思想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想要将新媒体时代的优势充分的展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中,就应该将现阶段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保证问题的劣势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将优势力量全面性的展现与发挥。

一、关于新媒体时代的概述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个时代,包括石器时代、旧媒体时代等,新媒体时代与这些历史时代相比较,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时代性特点:

一是新媒体时代具备相对较高的媒体融合性。新媒体具备高度的融合力,它不仅融合了多种传播渠道和形态内容,更融合了媒体的市场、文化和价值等方面,代表了媒体的改革和转型。

二是新媒体时代具备非常巨大的能量。新媒体时不但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传播能力也超乎想象,目前各国公众都被新媒体时代所影响,并且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也会深受影响。

三是新媒体时代具备非中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新媒体,并且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如果新媒体被政治行为所运用,那么就会成为政治工具,所以新媒体时代并不具备中性特点。

(二)新媒体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只有充分了解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才能深入掌握并合理运用新媒体时代,所谓新媒体,是指以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或者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利用无线传输网络和有线传输网络,将信息和数据提供传播给用户,并作为传播者和用户媒介的总称。新媒体的特点在于高技术支持性、交互性和数字化。新媒体的类型主要包括手机新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型电视媒体三类。

从以上的分析内容来说,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媒体的互动性会越来越高,二是新媒体的融合性会更加强大;三是新媒体会逐渐发展成“受众浸入”阶段;四是新媒体之间会进一步并购和整合,进而推动新媒体的社会化。

二、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关于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来说,可以从对教育环境的影响和对大学生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诸多能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影响也是通过影响这三种环境来实现的,具体而言:

一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空间变小,由于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功能,公众之间的沟通能力相应增强,社会空间逐渐变小,甚至失去屏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师生可以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获取社会信息;第二点是社会舆论的同化性,由于互联网诞生在美国,其主根服务器可以直接控制网络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和领域,加之智慧地球的推行,各大媒体的社会舆论必然呈现一致化,即同化性;第三点是社会负面信息的增加,新媒体时代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形式和软件来获取海量信息,信息的来源比较复杂,好坏自然很难分辨,因此很多负面信息也逐渐在学生之间传播和流动。

二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网络语言更加流行,例如字母化语言、数字化语言或者符号化语言的盛行;第二点是文化消费更具选择性和多维性;第三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辅助发生断裂,也就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受到制约;第四点是社会道德标准出现异化。

三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信息传播的海量化,尤其是拥有大量数字资源和动态更新消息的数据库,加大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数量;第二点是沟通交流的虚拟化,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网络等虚拟软件和环境进行沟通交流,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缩水;第三点是教育平台更加多样。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对于新媒体时代的认识比较全面,新媒体时代的诸多因素都能够充分的展现在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中,鉴于此,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大学生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首先,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手机等电子工具不离手成为当前大学生真实的生活写照;其次,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这也源于面对面交流的减少,以及比较充实的新媒体生活。

二是对大学生学习方面产生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具备双刃性: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收集学习资料,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更多样、更方面的技术支持,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也容易让大学生接触许多负面信息或者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消息。

三是对大学生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海量性,因此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同样具备双刃性:正面的信息有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和实现自我,并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负面的信息则会导致出现疲惫、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

四是对大学生价值观方面产生的影响。同样,新媒体时代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价值取向混乱、民族认同感缺失以及价值观念过于自我化等问题的出现。

三、新媒体时代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结构优化对策

正如文章中上述内容所提到的,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因此,应当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做出进一步的优化。这种优化的思路就是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的过程,这种逐步性的渗透能够广泛性的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规划与完善。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优化,应当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系统结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而优化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结构的层次方面既要避免横向结构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又要保证纵向结构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二是内容结构的选择方面要贴近社会生活、专业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积极性引导和方向上的确定。

具体而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的内容和结构的优化设计,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在政治教育方面要进一步突出主导性的内容,避免消极信息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以政治教育为主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社会责任感,重点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方面的教育。

二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要对基础性内容进行优化,既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又要加强科学发展观和公民道德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要开展好心理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是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要进一步加固人文素质的基础。一方面要结合时代意义来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对国外优秀的文化加以借鉴。

四是加强对媒体素养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媒体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应当提高对媒体素养的要求,对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和控制,以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避免出现负面作用。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只有运用好新媒体,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线,才能做好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