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2016-04-29刘佩芝
图书馆(library)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支柱,是高校公共服务体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图书馆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在建设方面与管理方面起着更大的特殊作用。但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结合理论研究实际,提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优化措施等,以期能够发展好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高等学校不管是在科研中还是日常教育教学中,或者申报重点实验室和教学评估时,都不能够脱离开文献资源的支撑。图书馆是高校文献资源的中心,文献资源质量是衡量高校图书馆存在价值的重要标志。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各项文献资源建设应该与时俱进,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从而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文献资源从表面意思上来看,就是利用符号、图形以及文字等技术手段来记录人类社会生产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知识的一种载体,也可以说文献是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面的知识内容。现阶段来看,人们通常把文献资源定义为期刊文章和图书等,文献资源的相关建设在全国各个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占据很大比重。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在文献资源价格飞涨和新校区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 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购入文献资源的数量呈现逐年下降发展趋势。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教育部对本科院校生均图书馆资料量提出了硬性要求,为了能够更为合理的进行评价,部分学校为了挽回面子或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会大量购买文献资源资料。在短时间内实施采购虽然能够在数量上达标,但是在时间和语种等方面的馆藏结构不够合理,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基于此,如何确保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合理发展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1.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意义
高校图书馆是科研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资源是高等学校建设的基础,也是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和生存的基础物质条件。基于此,加强高等学校文献资源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来看,高等学校的文献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库,是教师和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高低;另外一方面来看,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均很强的工作,高等学校馆藏图书的数量以及种类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校的整体建设水平,为图书馆开展各项基础服务提供了相应保障。
2.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基本问题
2.1采购体制过于老化
现阶段来看,60%左右的高效图书馆采购工作仍然使用的是传统的采购体制,采购部门按照文献类型来设置采购工作人员,导致采购工作人员无法准确把握好科学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一些电子文献和期刊杂志等进行单独设置,此类采购人员之间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导致信息交流逐渐减少。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面对无限的文献资源中,上述采购模式难免无法保证全面,很有可能导致有些书籍供不应求,而有些书籍采购的过多而没人看,最终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再加上高校的多元化发展,在面对传统的以及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同时,此种大包大揽的采购模式无法实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专业性。
2.2高教体制改革打破图书馆传统的藏书结构
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基本需要的人才,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近年来,随着高校之间的合并,各个高校之间相应调整了新的专业和学科,新兴学科的出现必定会导致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发生 一系列改变。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想要跟上上述发展变化,需要更好地为高等学校进行科研服务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2.3新的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一般都是印刷品,以纸质为主要载体。新的信息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除了包括印刷品之外,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载体:(1)CD;(2) 声像资料;(3)USB等载体。现阶段来看,信息资源可以分为电子、虚拟和印刷型等文献资源,上述资源形式不仅仅改变了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结构单一的问题,与此同时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2.4缺乏高素质的文献资源建设人才
随着高校图书馆事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的人员来组建成一支文献资源建设队伍:(1)情报学;(2)计算机学;(3)图书馆学等。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具备图书馆学、计算机学以及情报学等基础知识的人才很少,占全馆职工的3%[11]。从上述研究数据不难看出,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高层次以及高素质人才紧俏[12]。
3.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广泛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在采集文献资源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文献采集原则。
3.1实用性原则
在采购文献时,需要根据高校本身的专业方向以及科研方向等,使得采购的文献能够符合实际需求,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阅读需求。
首先,在采购文献过程中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阅读范围以及阅读兴趣等,通过统计最终确定本年度图书馆应该采集文献资源的具体范围。其次, 对于一些非本高校的专业类用书,需要少采购,时刻对本高校专业设置进行相应调整。基于此,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问题出现,从而保证实用性。
3.2高质量性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诸多质量不够高的文献资源纷纷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针对此现象,高校图书馆需要注意在采购文献过程中应该挑选一些信誉好的出版单位和印刷单位等,对于提供文献资源的书商也要进行更为严格的考核。通过上述种种考核工作,以文献资源质量为前提,最终将高质量的文献资源购入到高校图书馆中[13]。
3.3时效性
每一种事物都具有一定的保质期,文献资源本身也自有其生命周期所在,图书馆作为文献采集的决定方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了解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的发展方向。在采集文献资源时,对于一些生命周期较短的资源文献,如英语考试资料和公务员考试资料等,需要在第一时间内采购到最新版本,从而剔除 比较旧的版本,保证文献信息资源的时效性。
3.4需求性
采集的文献信息资源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是图书馆采编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高校图书馆在采购资源文献时,不仅仅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于不同层次资源文献数量的要求,还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于不同层次文献资源质量的要求[14]。在高校经费有限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该注意不要重复购买同样的文献资源资料。
4.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优化措施
4.1建立有效的采购模式
建立有效的采购模式是建设文献资源的关键措施,传统图书馆采购过程中存在资源开发程度不甚和采购体制过于老化等为问题。想要改变好上述情况,需要制定和完善采购制度,不断确定资源文献的采购方向和采购方式,加强对采购工作人员的合作与交流。图书馆采购工作人员本身是文献资源建设的直接承担者,其工作非常重要,在面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时,对于采供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超高的工作责任心,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充分掌握好高校的科研研究方向,再确定好采购的基本方针[15]。
4.2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调查工作,充分满足教师和师生的需求
图书馆藏书应该以教师和学生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征求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尤其是进行科研老师的意见[16]。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充分开发文献资源建设网站,如在图书馆设置图书购买栏目,定期进行更新处理;(2)邀请教师和学生亲自去书店进行选购;(3)建立联络员机制,加强图书馆与高校各个系部的合作沟通;如把相关专业书籍送去给专业教师进行筛选,由相关联络人员进行汇总分析,作为采购的基础依据;(4)进行统计学分析,如 通过网络技术来对图书的流通率和预约借读情况等进行分析,继而充分了解学生和老师的阅读兴趣,从而确定复本数据,根据需要调整采购计划。
4.3完善文献资源采集的工作制度
(1)对从事文献资源采购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和培训,招聘专业对口的工作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经验丰富的图书馆进行学习;
(2)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工作流程检查,帮助其发现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基本问题,对于数据的规划有着严格的要求,明确显著同一版本的图书重复购买率;
(3)针对报刊文献和光盘数据库等提出下一年度的采购计划和采购方案,此类方案的制定应该参考上一年度的采购计划,根据实际工作作出相应调整;
(4)当文献资源到达图书馆之后,需要制定严格的验收流程,合理后才可以进行报销。如有特殊原因提前付款的需要提前写明原因,再由馆长进行批准。
(作者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