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改革途径探讨
2016-04-29韩爱晶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幼儿教育仍存在一些弊端,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以及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首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然后探讨了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却在的一些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革的途径。
我国的社会变化非常快,因此家庭的结构和养育的方式以及生活的节奏也随之加快,这也就增加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的紧张的因素,导致其心理问题增加。经调查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发现,幼儿行为问题达13%左右。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仅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更甚还可能会将其阴影永远留在幼儿的心中,影响其终生。如今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已经成为了幼儿教师和家长甚至是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重点。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健康就是与其心理发展到相对年龄层有正常的消极情绪、性格开朗以及无心理障碍和较快适应环境的能力。幼儿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同样重要,但人们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对身体健康产生重视而忽略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当前重视并强调积极地去实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幼儿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存在知行脱节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令说出:“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保护并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很重要。世界卫生健康组织言道:健康是在身体、精神以及适应社会上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并不仅仅是指不生病。换言之就是健康既涉及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同样也涉及到人的道德问题。现在许多幼儿教师已清楚健康的新含义,同时也明白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心动”并未化为实际的行动。其实幼教实践中对幼儿心理健康或是相关教育上产生的误区被忽视的现象也不少,通常都认为心理健康的相关教育和自己关系不大,认为这些都是保健医生或是心理教育专职者的事,最终就不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让保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只是空想。
(二)缺乏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现今在幼儿园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占多数的教师也并没有专门做过心理教育的相关培训,就导致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自理教育的内容是比较零零散散的,就更加不能够去构建完整的心理教育的体系。事实上自理教育的地位现在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或者说它现在虽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口号但是却没有落到实处。当出现一个或一些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时,幼教们都束手无策或是看着也相当于没看见,最终就导致幼儿的不良心理进一步的恶化。
(三)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被忽视
教师本就是一个崇高的特殊性职业,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就已经将教师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决定了。但是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同样也是普通人,也存在职称的评定和业务竞争,应试教育和社会会给教师压力,幼儿家长会给教师压力,工作中的竞争也会给教师带来压力,这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也就会可能让教师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所以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也特别重要,需要去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教师占据着幼儿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教师的言行举止是能够严重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的。
(四)家庭没有同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家庭不像以前子女多,现在大多家庭就一两个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长对其唯恐呵护不及,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提出来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有求必应,宠溺至极;还有一方面就是家长极其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幼儿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但是心里却承受着越来越多的负担。有些家长会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有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知识不清楚。家庭环境不好、人际关系紧张以及错误的教养观都会导致幼儿各种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加之爱发脾气、喜欢恶作剧而交不到朋友,最终导致幼儿变得任性、退缩、过分敏感和易哭泣等。幼儿园中常见到的一些幼儿的不良习惯比如:爱吮吸手指,咬指甲、眨眼、咬衣服和有很轻的攻击性等。但是有些家长并不觉得自己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在关于这方面的教育上明显地落后。还存在一部分家长太过于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只是对孩子进行鼓励,让幼儿不能够分辨正确与错误,老师对幼儿的纠正的严格也被看成为对孩子的不尊重,这些都是对幼儿的正常心理发展不利的因素。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途径
(一)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当中
只是对健康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产生重视,而不去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和系统完善,没有让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与教育的内容互相支撑,这样是不能够将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落到实处的。所以不但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高度的重视,并且还要尊重、关心幼儿,努力将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到幼教的教育教学中。同时也要根据幼儿身心成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目标、途径以及主要的内容,也还可以采取科学教学的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个教育活动中,从各个方面有计划地去培养孩子积极向上、良好的健康心理。
(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幼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实行者。所以很有必要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系统地对其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从而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变得更加完整。时刻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积极情绪的特征以及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良好的态度表现出来的特征,还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依据幼儿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找到符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直观、生动的方式去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和性格以及意志品质等。幼教也可经常互相之间进行交流,探讨自己的经验或是看法,互相取长补短。
(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并提高其心理素质
幼儿一旦产生了心理问题,常常会羁绊幼儿的一生,影响着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幼儿的心理教育是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的,但是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直接实行者是幼教,幼教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在工作中可以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理管人、感人,对每一位教师有尊重,争取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充分激发教师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对教师有真诚的关心,考虑教师的切身利益,让教师们将自我的修养与心理素质都进一步提高。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事实上家庭才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以及意志等各方面的心理品质。所以家长就是主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因此心理水平也需要较高的。对家长的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普及有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对孩子的家长来说更加重要,只有了解清楚,才能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民族的希望,与祖国的未来密切相关。在幼儿时期的心理状况是很有可能会直接对其一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特别关注是对目前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教育策略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身体健康的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
(作者单位: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