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29梁君林
教育游戏由于其趣味性、互动性、形象性,受到学生以及家长的欢迎,但是其作为游戏的本质和教育存在的冲突也是无法忽视的。如何尽可能降低教育游戏的缺点,最大限度提升其教育的效果。英语教育所强调的实用性以及场景性和教育游戏存在很强的适应性,本文试图对教育游戏的发展进行梳理,并尝试探索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模式。
一、导言
在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而我国如果想进一步融入全球竞争,在全球新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则需要不断加强英语的教学,同时必须转变当前的英语教学思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都是“重阅读、轻听说”、“重考试,轻能力”,这对于学生将英语纳入日常的交流成为工作语言是存在巨大障碍的,我们必须要转变当前的英语教学思路。
另外一方面,教育游戏来源于电脑游戏,当前电脑游戏已经成为很多学生课余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其一味的制止学生玩电脑游戏,不如思考如何将学习和游戏进行结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游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产生的。当前,在英语的教学中,已经有不少的教育游戏,例如《玩通英文》、《幻境游学》、《乌龙学院》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因为这些游戏的开发者更多的是娱乐游戏公司,对于教育的目的了解不够深入,所以也存在很多亟需改正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的英语教育游戏的基础不是基于英语教学大纲,内部不存在很强的逻辑,知识点也不是按照由浅入深来进行深入,学生即使将英语教育游戏通关,也很难达到很好的英语技能提升目标。
二、英语教育游戏研究综述
(一)英语教育游戏内涵界定
在本文中,英语教育游戏被定义为以英语水平提高为目的,英语教材作为游戏开发的内容文本,同时具有游戏的趣味性,形象性的游戏。
(二)英语教育游戏特征
根据英语教育游戏的内涵来看,英语教育游戏必然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游戏行,另一个则是教育性。
1、游戏性
教育游戏的本质应该放在游戏上,如果将重点放在教育上,则会失去其面对学生的吸引能力。游戏性是游戏活动抽象化的具体表达,它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对游戏进行形象化的设计,活动化的场景,让游戏满足玩家的一些心里活动,例如:竞争性、目的性、规则性。
竞争性,竞争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游戏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所在,竞争所代表的对抗性,能够让玩家保持激动的心理状态,激发其斗志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目的性,游戏的本质是将玩家带入一个新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玩家完成一个个游戏目的来实现自身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本身的目的,以及游戏中完成任务的目的是两个概念,需要加以区分。
规则性,游戏虽然是创造了一种虚拟的环境,但是在这个环境中依然需要一定的施行规则,必须给玩家设定一定的游戏规则,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完成预设任务,这好似教育游戏所具有的游戏属性的一个特征。
2、教育性
英语教育游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游戏,在于其教育性。对其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
具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区别一般的游戏以放松,体验为目的,英语教育游戏有比较直接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单词掌握的程度、英语沟通能力的提升,当然有一些教育目的:比如对于英语使用环境的理解,对于英语语境的理解能力也是比较难以考量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是其特征之一。
特定教学内容游戏设置。英语教育游戏的另外一个限制特征就是游戏设定的内容是有一定的参考的,例如英语的教材,可以对一个单词,一个语境,一个习惯用法设置一个游戏小点。
游戏过程的交互性,通过在英语教育游戏中设置交互的功能,使得老师、家长能够实时动态了解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游戏对于英语教育的价值分析
英语教育区别于其他门类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需要长期不断的训练以及环境,英语教育游戏区别于其他教学手段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提供了一个浸润环境,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可以不断对英语知识点进行强化。在分析英语教育游戏对于教育的价值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游戏给玩家所创设的角色,玩家以一定的角色代入游戏中,角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语言环境。英语游戏中每一个场景甚至每一个道具都可以关联到一定的英语知识,玩家想要继续深入游戏,就需要对英语知识有一定的学习,从而不断强化,最终自然而然转变成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游戏中设定的交互功能,还能给玩家提供一个试错以及评估自己的过程,传统的学习模式,在自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及时纠错,但是英语教育游戏设置的互动环节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提供虚拟英语学习社区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门类的学习,需要在与人不断沟通中获得技能的提升,英语教育游戏作为一种场景设置可以让众多的人参与进来,其中甚至包括了目语是英语的人群,通过这样虚拟社群的打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社区,通过游戏场景中英语语言的使用,不断巩固强化,同时游戏中角色能力存在高低,通过社区氛围的打造,有利于以优带劣,共同提升英语水平。同时对于英语教学中的难点英语口语的学习,英语教育游戏也有很好的作用,因为可以在英语教育游戏中设置听说环节,通过人机或者真人沟通的方式来获得下一关的通关秘籍,从而有利于口语水平的提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良好习惯
英语教育游戏所具有的设计精美的画面、险象环生的情节、参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在通关的过程中,积分的增加、道具的激励,情绪上的自豪感,都有利于学生培养出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对于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在游戏中设置更多的激励措施,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探索需求。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也不仅仅是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更包含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的了解深入。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达到这一点,但是英语教育游戏所具有的场景性,可以将单词、语句等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了解英语作为日常语言其产生的原因,应用的环境,从而学会地道表达。同时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计算机能力、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在当前的社会里面同样重要。作为英语教育游戏的载体,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学会掌握计算机、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技能,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同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的是,英语教育游戏所具有的高度还原现实语言环境的场景,对于学生的共情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一方面,在英语教育游戏中,学生占有绝对的主动权,对于学习计划,自己学习的路径都有自主的支配权,这对于学生自信心、自主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知道,在英语教育游戏中,有很多场景的完成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在团队中,必然要遵守相应的规范以及准则,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履行各自的职责,在这样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契约精神,对于学生成长都相当大的作用。
四、英语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模式研究
(一)英语教育游戏应用模式变量研究
英语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工具,在考虑如何应用,如何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1、掌握英语教育游戏资源。因为英语教育游戏有很多种类,也有大有小。小的可能只是某一个知识点的巩固,例如某一个flash动画,如果是大的英语教育游戏,可能是以某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为基础,以此开发游戏,而这个可能需要很多的资金以及教育资源。如果当前所在地区拥有开发相当完善的英语教育游戏,可以适度考虑增加英语教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2、不同的教学内容。英语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含了口语、听力,语法、阅读、英语文化的教育,而这些不同的知识点也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手段。口语、听力、语言文化在英语教育游戏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但是阅读、基础语法还是需要在课堂中进行讲授。
3、教学系统兼容性。当前很多学校都会有一些英语教学系统,而不同的学校对于系统的应用程度也不一样,英语教学游戏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种,如果在信息系统应用较为完善的学校可应用性会比较大。
(二)英语教育游戏教学模式研究
1、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英语知识的学习主要依靠的还是课堂的教学,英语教育游戏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更多的应用于对重点知识点的巩固。所需的资源和资金也不会很多,更多的表现为一个个独立的flash小游戏,教师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flash小游戏强化重点知识,当然也需要后台对于学生游戏结果的反馈以及监督。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角色扮演类的游戏,通过闯关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当然在这种模式下,闯关类游戏也是分割为一个个知识点,是对课堂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在这种模式下,要在时间的分配上体现出课堂教学和英语教学游戏的区别,让学生更多时间接受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和英语教育游戏混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和英语教育游戏对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不分主次,这对于英语教育游戏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英语教育游戏必须完整,要和大纲紧密结合,适合学生学习。这个时候英语教育游戏会走进课堂,成为课堂展示的一部分,例如flash动画类的游戏,先用游戏方式向学生展现英语知识点,然后在课后在辅以Flash动画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当然如果要更好的实现这个效果,最好能采用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教师可以赋予每个学生真实ID,然后在游戏场景中进行分组,可以在游戏中实现知识点展示,知识点掌握程度小组PK,可以更好的实现游戏效果。
3、以英语教育游戏为主进行英语教学的模式
如果要实现这个模式,首先需要施教者要进行较为彻底的思想转变,同时拥有具有系统教学能力英语教育游戏,要将英语教育的目标,阶段性目标进行内置。游戏当中的积分、激励措施需要和真实环境中的英语目标激励进行匹配。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需要老师对游戏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能够在游戏中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其需要扮演游戏玩家、管理员、电子导师、团队领导者等多种角色。该模式的应用需要非常多的硬件条件,例如需要在游戏中创造虚拟社区,一个个社区和教学单位进行匹配,学生和老师进入虚拟社区之后,是一个长期的维系的过程,要对学生的既往数据进行跟踪记录,了解学生对英语教育目标的掌握程度,同时为了匹配其娱乐性,需要在游戏当中设置娱乐休闲区域,同时需要创设自主平台,让每个教师能有余地进行自主研发,将教学方法纳入到游戏环节中去。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