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如何将理论和专业实践相结合
2016-04-29黄明娜
前言:《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是职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对职业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探究。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具备经济管理专业技能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设置,成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管理技能的有效措施。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改革的深入和高等院校教学目标的转变,给职业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结合,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职业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知识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探究。
一、《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对职业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探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解。通过对这一课程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理论化和思维固定化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对管理原理的讲解和管理理论的灌输阶段,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缺乏企业管理实用技能的问题。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要制定一些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措施。
二、职业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措施
(一)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完善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案例教学法是《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从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来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并没有让这种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构建知识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措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对《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完善。在这一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自学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方式,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斌的事迹作为课堂教学的教学案例。在对案例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尽量要采用本国资料,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实证分析。在国内的知名企业中,大众卓越控股集团、一汽集团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都可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案例。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所学专业入手,通过指导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的优秀企业的管理知识进行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例如在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邮政物流、中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德邦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作为研究案例。在酒店管理专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如家快捷酒店集团、香格里拉大酒店和上海锦江国际酒店等国内知名酒店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案例。
(二)对情境模拟教学方式进行应用
在对情境模拟教学方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对一些本科院校在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采用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进行参考的方式,对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应用,辽宁科技大学构建的基于实战模拟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就可以为职业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该校构建的基于实战模拟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是以项目教学为基础,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企业管理方法进行了解。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的应用,学生需要对员工薪金福利制度制定问题、技术性岗位人才和管理类岗位人才的选择问题等一些列问题进行处理,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了解,这就对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职业院校的《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教学中,这种以情景模拟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
(三)构建以“职业人”标准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在对《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措施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学校采用的以“职业人”标准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模式也可以被职业院校借鉴应用。在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构建的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中,企业管理综合模拟实训平台的建立,让学生对公司设立、经营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实际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体验,这就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论:《现代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对我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通过让各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功能,才能真正促进知识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
(作者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