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在生理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016-04-29李从德
在社会发展和进步到当代文明时期,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制约教学质量。在生理教学中,师生均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关系,不断探究学生主体性变化特征,积极挖掘学生主体作用潜能,运用新思维解决教学活动的难点问题,促进生理教学质量稳步。
生理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学习的好坏,直接制约后续课程的学习。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生理学知识更新与增长速度的日益加快。传道授业解惑自古就是教师职责所在,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当今大学生,崇尚自我,讲究平等,不再愿意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自主学习能力业已成为学生终生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影响学生快速捕捉和掌握前沿科学技术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生理学》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生理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主体特征
人的主体特征是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作用,具体表现为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自主性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依据自我素质和人生规划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相应受教育活动,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控,以求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并主动寻求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能够独立思考,最终寻求到有效的发展机会并创造发展条件;主动性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在学校提供的教学服务中选择自我学习内容,主动适应所选教学服务,并通过自觉理解与接收,使教学服务效果最大化,还将触角伸向互联网,主动猎取知识;创造性是指对外在事物和自身的超越,学生在接受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创造潜能,知识体系和素养在否定与肯定中螺旋上升。创造性是人体主体特征的核心,亦是现代医学乃至高等教育的最高境界。
2.现代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状况
现代大学生主体特征的内涵预示我们必需审视一个问题,谁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主体?传统教学是先教后学,教学过程的主体理所当然是教育供给方。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求,都与之矛盾。实际上,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主体显然应该是学生。尽管不同高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学科存在差异,但就学生主体性发展而言,都具有相同的共性。现在的大学生主权意识都比较强,在大学里感觉自我支配的时间明显多于中学,但在校方主导的教育系统中,主体地位有限,很难自主安排教育活动,独立思考与独立意识受限。形成学生不乏主动意识,但常处于被动的尴尬局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下降,难以实现人生规划的具体需求,探索与创新以及自我超越也就成为遑论。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各种无创性检查设备的应用,人们能实时采集人体各种数据,并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共享,使得生理教学素材透明化、实时化。客观上要求学生发挥在教学中主体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根据自我人生设计和专业发展需求,主动开展学习。
3.因势利导,在生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既是被动被改变亦是主动求变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一个主动者的乐趣,有利于主体性的主动形成。在生理教学中如何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现阶段每一个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3.1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建立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关系。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难以真正实现的问题。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不光是教师,还有学生,都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以及适应这种平等关系。因此,师生都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尽量换位思考,以求教学活动的气氛融洽,促进教学平等关系的早日形成。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也应主动亲近老师,多与教师沟通和交流,熟悉教师的教学风格,主动适应教师的教学习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角色的转变。切忌教师言而所以言,但不知为何言。因此,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学平等关系就会早日建立。
3.2其次,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是当前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极力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强调学生独立自主、自觉主动开展学习。教师应该将生理学了然于胸,熟悉知识的脉络与细节,精通生理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依据教学大纲分阶段、递进性安排学习内容,教师应精讲少讲为宜,多用思维启迪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和欲望,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自主性的形成与完善,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3.3创设生活意境问题,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生理学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人体功能活动变化规律多样化,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客观上要求医学生在学习时应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地求知欲、穷理尽性的探索精神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保障。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牢固地专业思想,让学生从了解到喜欢生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与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思考,以求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人体活动时各器官功能数据,并在课堂再现生活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与主动性,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意识。这种来源生活,贴近生活的情境会让学生聚精会神,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动机,不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有力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3.4、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情境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还不够,还应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巧妙设问,制造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方法。问题既有简单地再认或回忆知识的问题,亦有回忆知识的思考题,更要有启发学生思考、运用已学知识这分析题。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让学生在不断分享成功的喜悦中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巧妙设问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探究与思考。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顺应时代要求,注重大学生主体性研究,积极探索新途径,尝试新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生理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世界万物都在变,何况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的大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不断探究学生主体性变化的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生理教学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积极挖掘学生主体作用潜能,促进生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生理学的任何教学活动设计,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和大学生主体性发展变化,不断探究新问题,应用新思维,创造性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突出问题。
发挥学生在生理教学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我们与时俱进,积极探究当代大学生主体特征变化的规律,不断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师生民主、和谐的教学平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充满活力和效率的教学模式。生理教学效果必将稳步提升,为社会输送合格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