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6-04-29陈葆鹤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步。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影响极其重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必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加血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价值,对于所有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的内容没有联系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一定能够事半功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从教学内容入手,很大一部分的数学课堂存在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的状况。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忽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善于发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较低,与教师能够很好互动的学生仅限于前几排和中间的同学,后几排的学生和两边的学生上课和教师几乎不存在互动的情况,有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和教师没有任何的交流,对于这样的现状,教师也没有任何的补救措施。上课不愿意与教师互动的学生,数学课业成绩很差,学习过程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对于他们也采取忽视的态度,从来没有和他们讨论过数学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低,课堂上听不懂的知识也不会去主动问老师,师生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
(三)忽略了课堂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课堂环境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因素,也是经常被忽视的因素。目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仅与教师的威望、个人魅力有关,更与教师的处理手段有关。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进行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很难控制好小组讨论时的课堂纪律,会出现聊天的现象。大部分老教师对小组讨论过程中的纪律掌控较好,课堂效果极佳。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提高课堂管理能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一)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生活
数学课程是集高抽象性与强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加上数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习题来达到知识巩固的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很难提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提高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程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并不是一无是处,学习数学知识非常必要。在学习图形的平移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电梯的运动、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等,找出物体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从而总结物体平移的性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以及数学素养的形成,学会自觉地把所学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善于观察,积极有效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都是以升学为目标,往往在课堂中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现象,学生往往被异化成为接收数学知识的容器,主动思考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数学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的价值功用被弱化,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重视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习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中指出:好的教师要具有仁爱之心。教师对待学生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要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熟悉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都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后进生要多理解、多帮助。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增进对于数学问题式教学在启发学生进行探究认知,提升其数学素养的现实意义,注重尊重学生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不足,让所有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
(三)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采取一些措施来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强调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者,为他们创建安全的环境,避免排挤。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实施让学生负责的教学策略。该策略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监督,是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进而形成人人专心学习的氛围。以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有意识的增加情感投入,以自身的情感体验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提问策略、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巧妙设计板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优质学习状态的形成。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依靠某一环节的改变或提升很难完成,教学的任务不应该仅限于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每个因素进行统一分析和利用,全面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促进课堂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这样才能系统掌握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工作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崇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