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野下城乡学校体育公平研究

2016-04-29马占科

知识文库 2016年20期

1引言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来改善资源配置,促进人民受教育的公平正义。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由于体育资源配置存在地区间、城乡间的不均衡性和不公平性,已经阻碍了学校教育公平、协调、和谐发展。为此,本研究将从文化视野下审视宁夏城乡学校体育公平问题,为促进宁夏城乡学校体育均衡和谐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宁夏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等城乡的部分学校体育资源。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学校图书馆、知网、互联网等搜集相关城乡学校体育公平理论及发展、城乡学校体育公平的根源、文化表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2.2.2调查法

本研究根据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5市部分城乡学校进行实地调查,根据本课题有针对性对学校体育管理人员、体育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相关城乡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学校体育公平现状等状况。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文化视角下宁夏城乡学校体育公平现状

3.1.1文化与公平的涵义

本研究查阅了相关对“文化”解释的文献,多数文献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从而得知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体育又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学校体育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平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于以利益分配对称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现实状态做出的应当、合理的规范要求和价值评判。“公平”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处理任何事情合情合理。但是,在当代社会“公平”几乎是不可能做到,因为“公平”具有相对性、历史性等特征,它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标准。因此,教育公平也是相对而言,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公平。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体育教育公平现状有待进一步考证。

3.1.2 宁夏城乡体育师资现状

本研究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得出宁夏总体而言体育师资严重匮乏,特别的个别乡村几乎就没有体育老师,体育课是语文、数学或其他课程老师代上。这种情况在上世纪80、90年代出现过,而如今这种情况依然存在。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体育社会指导员相对很少,而体育辅导员是0,很多体育运动场所几乎都是一些运动爱好者自发组织练习,只有一些盈利性运动场所聘请了教练或体育指导员。近几年,各个中小学也招聘过一些体育教师或特岗教师,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并非上体育课,而是去上思想品德、历史等课程,甚至一些学校还让去上语文、数学等主课。教师学历方面,城市绝大多数是本科及个别研究生,而乡村还有一部分专科及以下。教师职称方面,从图1分析相关数据得出:城市中中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多,农村中中高级职称人数相对少一些。

3.1.3 宁夏城乡体育投资现状

体育设施建设是一个学校的门面,体育投资则是一个学校整体实力中重要部分之一,它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方向与水平。本研究在调查中得知多数中小学没有室内场地,室外场地城市条件远好于乡村。体育设施方面,城市也远好于乡村,本研究走访中看到城市中小学体育场地标准化程度、器材种类都比乡村好,从而折射出政府投资倾向于城市,体育投资城市与乡村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

3.1.4宁夏学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钟启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将课程资源详释,并从广义和狭义进行阐释。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也是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主要部分之一,着重体现在教材与教学内容中。本研究调查中得知宁夏多数地区特别是部分乡村学校几乎没有体育教材,教师授课几乎没有教学计划和教案,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给学生上课,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随意性很强。文件出台后部分学校也督促教师完成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自编教材,譬如泾源县中小学使用的《踏脚》教材。本研究在调查中了解到宁夏部分城乡学校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城市中中学约80.31%,小学约79.87%;乡村中中学约73.32%,小学23.34%。由此得知,城市与乡村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就有一定差距,在体育学习机会上差距更显著。

2007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 号,简称中央 7 号文件)的通知后,本研究在调查中了解到宁夏城乡学校体育课程确实有质的变化,多数学校都能严格执行,相比较而言部分乡村学校执行不容乐观,特别是在遇到上级检查前体育课几乎成了劳动课了,体育课被挤占时有发生。中央7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小学 1~2 年级每周 4 课时,小学 3~6 年级和初中每周 3 课时,高中每周 2 课时。本研究在调查中了解到宁夏部分城乡中小学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体育课还没有被部分学校领导重视,乡村部分学校尤为严重,个别学校每周2节体育课都难以保证,从以上情况说明学校领导不重视以及专业体育教师短缺现象依然存在。

3.2文化视角下宁夏城乡学校体育公平分析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与文化紧密相连,文化是教育发展的源泉,教育则是文化拓展的重要方法。家庭、学校、社会都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试图从文化视角下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下宁夏城乡学校体育公平状况。

3.2.1家庭文化视野下城乡学校体育公平差异

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鲁洁教授把家庭对一个人的教育与成长描述为: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培养社会角色;形成个人性格特征,形成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可见,家庭对人生每一步都是如此重要,而一个家庭中的文化氛围、观念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教育方法等都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后期发展。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在子女教育中的投资(经济、时间)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在子女的学前教育方面投入了更多的书籍、玩具以及学前的艺术兴趣课程活动等,特别是一些体育兴趣方面培养,譬如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等。收入较少的家庭则几乎放弃子女的早期兴趣培养,明显造成城乡孩子的教育起点公平差异。城乡学校体育差距最重要的是家庭文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家庭长辈的知识积累与价值观念、家庭对子女期望值、家庭健康教育方法等。

3.2.2学校文化视野下城乡学校体育公平差异

学校文化实际上学校教育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一种被人们认识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教育过程公平应该是毋容置疑的,人人享有这一特殊过程。然而,本研究在调查中得知城乡学校教育并非公平,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存在严重不公。首先,在学校体育资源配置方面城乡严重失衡,据统计部分山区学校几乎没有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简陋甚至无法使用,体育经费支出乡村明显低于城市。其次,体育课程文化方面也存在失衡,部分乡村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遇到上级检查或大型活动就将体育课变成劳动课,个别乡村学校没有专业体育教师,致使体育课变为自由活动课或自习课等,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致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特别使学生的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等等,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再次,体育教师本身素质存在失衡,个别乡村没有体育专业教师,将体育课程让其他课程老师代替或退伍军人、后勤职工代上,部分学校即便有体育专业教师,由于教师本身专业素质不高致使学生学校体育课程走过场。

3.2.3社会文化视野下城乡学校体育公平差异

社会文化对人一生中影响时间最长,最为深刻的一个阶段。学校体育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承担着早起体育健康习惯的形成、发展以及终生锻炼的重要过程。但是,由于城乡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巨大差异,农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远落后于城市,致使学校体育的发展严重滞后。本研究在调查者发现宁夏乡村学校中基本的场地设施都严重匮乏,何谈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以及自治区政府都意识到乡村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加大投资发展力度,调研中发现只是在规划中,几乎没有现成的场馆。走访中发现当前城市学校各种体育场馆在逐年上升,而农村学校几乎一无所有,没有场馆就谈不上器材设施了,我们多次前往部分农村学校几乎没有看到学生在参加什么锻炼,问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缺乏场地器材、专业指导教师等等。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城市中学校体育开展较好,城市中有较好的场地器材、专业指导教师以及体育俱乐部等等,都为城市中学校体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宁夏农村建设中忽略了和谐富裕文明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不仅体育资源的严重匮乏,而且资源配置很不合理。

4对策

4.1加强乡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学校体育没有多方面资金投入就不可能有好的基础设施,没有好的基础设施何谈体育文化建设。因此,国家若要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就应该加大对乡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将乡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国家的总体布局中,列出一定的资金支持乡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乡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跟上去了,才能缩小城乡学校体育发展差距。

4.2加强乡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乡村学校体育师资建设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软肋,要想使乡村学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就要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的体育教师。不但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而且要把自己学校的体育教师送出去参加一些体育师资培训班,还要请进来一些城市中较为有影响体育专家到乡村学校进行授课、交流等等来提高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学校体育发展差距。

4.3加强乡村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由于城乡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城乡学校体育出现严重不公。因此,乡村家庭要逐渐意识到孩子健康的重要性,要从小培养孩子参与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乡村学校要根据学生健康成长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和教育部门等一些项目来建设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供场所,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对于社会而言,一定要关注乡村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认识到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