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民运会”视角下分析珍珠球技战术配合训练
2016-04-29陈悦柏
本文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珍珠球”为主题,并将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参赛训练的实际情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训练总结等方法的分析研究。结果分析表明:(1)广西民族大学的文化底蕴好,参加多次全国“民运会”珍珠球比赛,适宜在大学生中加大力度开展珍珠球运动,并为培养珍珠球运动员参加全国“民运会”珍珠球比赛做准备;(2)加强对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的技战术配合训练,促使学生不断自我挑战和突破,提高自信心;(3)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历届成绩都相当出色。总结过去广西民运会上的失利,打上的不是句号,而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在通过珍珠球队的技战术训练及参赛绩效分析研究,提出水区“球感”“超远距离射球”、“时间差”等技术战术训练配合上,抄网手的训练也是重中之重的可行性依据。旨为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珍珠球运动发展,提供训练科学化理论依据。
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珍珠球的比赛,越来越得到各民族人民的认同和喜爱。随着珍珠球运动在全国不同层次的发展,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意识及心理训练水平也随着规则的修改在不断适应。本文试图围绕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训练与参加竞赛的实际,结合水区“水区进行突破”、“运球与球感”、“发点球”、“射球进攻时间差”以及持拍员抄网手“防守”,“进攻”、“抄网”、“射球”技术组合的关键。找出发展技术、战术训练的突破口,并通过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冠亚军”决赛,虽最终仅以一分惜败对手,错失参加全国“民运会”比赛资格。本文通过“民运会”竞赛机会,从运动训练技战术总结分析和梳理,旨在体现创新、挚爱、拼搏的训练宗旨。为促进我国珍珠球队训练水平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西民运会珍珠球队比赛运动员教练员30人。其中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的训练教练员和运动员15人。
1.2 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访谈法等方法。
1.2.1 文献法
通过网络或者阅读相关的期刊书籍,信息资料,有效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为本文研究积累并提供翔实的论证史料。
1.2.2 逻辑分析法
对研究资料及比赛录像运用归纳法进行整理与分析,进行逻辑梳理,找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1.2.3 访谈法
对参加广西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珍珠球比赛部分教练员运动员和进行笔录访谈,了解他们对于珍珠球比赛技术战术发挥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民族民间体育珍珠球的乡土文化特征与发展
2.1.1民族民间体育珍珠球作为满族“采珍珠”民间游戏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1984年,珍珠球项目被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挖掘并整理,1991年被列为第4届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珍珠球技术的发展,是模拟现代体育篮球、手球的场地、规则,其特点结合满族以及沿海各民族捞珍珠的生产劳动特征而持贝壳(板)去拍、捞、打、抢珍珠(球),珍珠球场地分为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双方运动员各7名。珍珠球比赛不仅要求水区内的4名队员具有良好的个人技术,良好的配合意识,还要求水区运动员与抄网队员默契配合。比赛时,运动员可在“水区”内任意传、投、拍或滚动“珍珠”(球),力争让手持抄网及站在得分区内的本方队员采到“珍珠”。
2.1.2纵观珍珠球运动的现代发展过程,珍珠球高水平对抗比赛对技术战术训练与应用要求高。从全国“民运会”珍珠球比赛发展视角看广西男子珍珠球队的竞赛,从第四届(1991年)全国“民运会”起,曾获得“冠亚军”的优异成绩,在第七届广州全国“民运会”上,广西珍珠球男队以良好技战术配合,不可置疑的优势战胜解放军队,卫冕成功。在现场记者采访总裁判长靳茁,他认为珍珠球项目发展到今天日益成熟,我国可以考虑向纯粹的竞技运动转变,向亚洲甚至全世界推广。
2.2 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发展的历程
2.2.1 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于1990年组建,1991年代表广西参加第四届全国“民运会”首战告捷,获得全国“民运会”珍珠球冠军,得到广西各级领导的嘉奖,接着相继参加每一届全国“民运会”比赛。
2.2.2珍珠球在广西民族大学全民族健身活动有良好开展基础,深受大学生欢迎,被称为“球篮移动的篮球”。运动员入选球队后 ,不敢有一丝的怠慢。每天他们都在红色的塑胶跑道上或宽阔的训练场上,不畏困乏地训练体能、技术、技能。教练严格训练过程中,要求运动员参与训练真正意义在于,抓住机遇,曾多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民运会”珍珠球比赛中,此次要实现4金1银的历史性突破,为广西赢得了荣誉,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2.3珍珠球队技术有效训练分析
2.3.1 水区技术“球感”,珍珠球运动需提高手对球的“感应”能力,通过基本技术教学与训练,能让手的球性能力达到手认识球,目的提高手指“粘球”能力,体会手指触球。练习方式包括:在两小腿间做“8”字绕环练习;用力向上抛接球;原地身前、体、侧、胯下左右手推拉运球;交替进行背后左右手运球。技术逐渐过渡到变速、变方向、背后、转身、胯下等综合运球或运球突分练习。训练中,采用多增加“触球”密度的情况下,才能加快运球“球感”的进一步巩固提高,使人体高级神经系统在“运球”技术中形成条件反射。
2.3.2“水区”运球突破技术
持球不换手体前变向接背后运球突破技术,具有积极、主动、快速、灵活突然双向突破的特点,是一项有效、多变、难以防守的进攻技术组合;在进攻队员积极靠近防守的情况下,随球的变向移动快速灵活移动做假动作,要做得逼真、突然,运球要低而快,要控制好身体的重心和平衡,蹬地与脚步动作密切配合,力求随机应变。
2.3.3 抄网队员技术分析
抄网队员是珍珠球比赛获胜的关键,比赛中发挥优劣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其技术主要体现在力量、速度、弹跳力、抄网技术和战术意识配合上,其中良好身体素质和扎实抄网技术和抄网球时机、角度和抄网球点的熟练精准。四种抄网方法:高弧线抄球、快直线抄球、反弹球和边线界外空中抄球。特别是反手的边线界外空中抄球,是最容易得分的手段。
2.4珍珠球队战术配合训练分析
结合训练录像资料对比分析,广西民族大学的进攻战术配合,除全场人盯人外,射球手练习重点在后半场远投、前场反弹球、中线处两侧死角(即持球手伸向边线外)超远射球配合。体现在是对抗训练比赛中,一般都采用跳起腾空单手肩上射球,随球出手而伸臂、拨指、扣腕的一瞬间协调完成射球过程,形成射球、弧线手和眼三点一线,构成一个射、抄动作的动力定型配合。训练结果表明:射球得分成功率,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战略手段,而且可以作为一个队的战术秘密武器。
2.4.1 珍珠球进攻 “时间差”战术配合
2.4.1.1珍珠球进攻“时间差”是针对水区的进攻和防守而言,为达到有效的进攻目的,进攻队员通过一定的进攻技术动作和配合,制造的与防守队员之间短暂的时间差距。比赛中,攻防之间的“时间差”仅仅是零点几秒钟,把握住这零点几秒,就可以牵制对手,促使防守队员处于的消极被动状态。掌握了“时间差”就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珍珠球进攻“时间差”的技术特点在以下几方面:
2.4.1.1.1集体战术配合进攻“时间差”,运动员运球突破超越防守者等具有“先发制人”的“时间差”优势,进行射球或传球。利用虚晃射球的假动作,使防守者身体重心升高的瞬间,突然起跳射球。利用攻防之间的“时间差”,在两侧区射球手应与队队员的掩护,在跳至空中最高点,利用悬空时间一并完成“接同伴助攻过来的传球”的动作,进行射球和抄网队员配合,提高得分率。
2.4.1.1.2提高战术意识,加强技术、战术的应变能力:珍珠球的进攻“时间差”,只是进攻防守体系中的一个战术组成部分。一个战术意识较强的队员,要具有全局观念,在赛场上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广阔的视野,较强的预见和较强的技术、战术应变能力,在比赛中如果“时间差”的办法运用失灵,应该迅速变换其他有效的进攻手段。
2.4.2运用进攻“时间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敢打敢拚的精神,在紧逼防守的情况下做到动作不变形;其次,要有良好的稳定的思想情绪,尤其是相峙和不利的形势下,能保证技术的正常发挥。还要控制好身体重心,注意动作技术的连贯性;珍珠球进攻“时间差”,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良好的球感,正确有效的技术连贯动作应该是:第一动作的结束就是第二动作的开始。而有机进行战术配合、达支动作连贯性与熟练程度。
2.5 广西第十届“民运会”珍珠球比赛战绩分析
2.5.1 广西2010年第九届“民运会”珍珠球比赛在玉林市举行,冠亚军角逐队是广西民族大学和南宁市队,作为1991年、1999年、2003年、2007年全国民族运动会的珍珠球比赛,四次获得冠军的广西队。这对广西民大队而言,更使他们具备了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意续写广西民族大学珍珠球队的辉煌。南宁市兄弟队的战术配合、技术基础也很能好,他们各自突出本队“小、快、灵”的风格,投球的远度、高度和弧度极好,队员之间配合默契,失误很少,比赛中,两队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为了熟悉对手,广西民大队开局打得比较稳健;南宁市队则打得很有气势,不时得到全场观众的喝采。
2.5.2在紧张激烈比赛中,广西民大队常善于长传冲吊式和半场碰地球二分的打法,利用罚球和发边线球的机会连续得分,队员们利用娴熟的技术和整体配合内外开花,上半场以领先10分的明显优势获胜。南宁市队在比分紧迫的情况下,士气似乎没有受到影响,队员发挥良好的技术状态,排除遇到阻力,越打越顺手,控制了整场比赛。他们有效地利用了比赛规则,最后南宁队为老牌强队,胜在经验丰富,情绪稳定,以一个漂亮的远射高投,最后广西民大队仅以一分之差惜败于南宁队,遗憾地止步第十届全国“民运会”外。
2.5.3综观本届民运动会珍珠球比赛,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在对阵广西其他代表队比赛中,整体表现很优秀,作风顽强,赛出了风格,每个人都尽了全力去比赛。而在与南宁队冠亚军对阵失利原因,仍是缺乏比赛经验,心理素质不稳定,促使技战术配合发挥不正常,在短时间内被对手所成功抢断并得分,从而导致射球率被动局面。在赛后总结中,思考使人前进,积累经验,看到自身的差距,增长了不少见识,增进了与其他队友的友谊,应当说是虽败犹荣、相信以后多加强运动队的基础训练,广西民民族大学珍珠球队水平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珍珠球的乡土文化特征与发展,有类同于现代体育篮球、手球等项目,深受各民族学生的喜爱,珍珠球各区域运动员分工明确,各位其责,是有效地培养运动员的责任感,其突出各区域的个性特点,这正是珍珠球运动发展的魅力所在。
3.1.2珍珠球运动技术、战术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激烈对抗和变化方向发展,运动员良好身体素质技术、战术配合意识,为基础,是达到全面发展珍珠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必然所趋。
3.1.3对广西民族大学男子珍珠球队在第九届广西民运会比赛成绩总结,虽以一分之差惜败于南宁市队,应当说是虽败犹荣。在反思中,在战术藐视对手,战略上重视对手,对培养每一运动员每球必争,每分必取,顽强拼搏团队合作的训练方法,为今后比赛取得优胜奠定了基础。
3.2建议
3.2.1珍珠球身体、技术、战术、智慧、心理、意志等能力训练,促使运动员比赛中发挥竞技状态,如何科学训练,这是共同值得探讨的问题。
3.2.2珍珠球运动以游戏或竞赛不同形式,融入全民健身活动中,让民族民间珍珠球乡土文化的运动更加体育生活化,丰富文化内涵。期望着珍珠球运动发展与武术、民族民间表演项目一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共同为提高珍珠球运动技术水平,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