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软件课程教学改革
2016-04-29郑成阳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门理论兼具实践性都很强的设计学科课程。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强调,也是对设计思维的重组。按照教材给出的指定范例做出来的范例只是 Photoshop 的初级教学目标,而更高层次的教学理念应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主动地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不断学习的思想是更为主要的目标。
目前多数高校设计类学科都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动画、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而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这门课程也成为这些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与此同时,作为选修课Photoshop的身影也经常出现在其他学科之中。根据以往毕业生的相关跟随调查,有一大部分学生还是从事相关设计的工作。而工作伊始,类似Photoshop这样初级较为容易入手的设计软件应用还是很频繁的,因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变得十分重要。
一、传统讲授教学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并没有考虑到知识接收程度的比率和操作的实用性,仅对于以考试为结课考核方式的理论课稍有益处;但只要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所学知识点很少能在下一门课程的学习中进行2次学习及应用。另外单纯的理论讲授,知识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程度也会随之加深;像Photoshop这样的基础软件课程便失去了其意义,对后面的设计课程也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如何开阔学生的视野没有太多帮助,致使学生有一种置身事外、无法身同感受的感觉,从而产生了厌弃的心理,求得知识的热情也会被磨灭,使其产生压抑、无法摆脱困惑的情绪。这里教学方法要考虑到学习思维模式,更要因材施教,让学生先产生兴趣再去了解学习,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传统课堂讲授教学使课堂氛围过于呆板僵化,对于学生而言,能否更加全面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很大因素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尤其在教育大变脸的今天,国家大力主导推行应用型大学教育,而针对于应用型的专业知识学生学习动力性不强,很多学生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而丧失学习兴趣,艺术设计专业类学生本身更加缺乏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逐步沦落为一名不会不问不学的“三不”学生。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对软件设计操作知识的讲授都是偏向理论较多,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照本宣科的讲授结果就是直接导致学生对课程完全丧失兴趣。所以,在课堂上仅听取教师的讲授或没有符合教学实际操作的相关案例,会使学生无法完全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到最后完全放弃学习这样的一个不良循环之中。
二、Photoshop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针对所学知识点,运用特定案例的一种综合教学方法。使用综合性较强的特定案例作为学生讨论、分析以及研究的学习材料,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研讨,最佳的解决方案也在讨论中随之诞生。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可以使学生接触到相对更加真实的设计,又可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分析、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案例教学基本都可以安排到课程教学中的后半段,在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后便可以进行案例教学。
教学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这个必须要提前有所准备,教师要在预先准备好具有针对性并涵盖已讲授知识点的案例及充满趣味性的相关素材,这样会相对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之中教学过程要逐步向学生普及知识点,并明确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所学一目了然,带着问题去研究学习,易于掌握与理解重点知识。
启发性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把知识点传播和创新能力培养紧密地相结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适时地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指引学生独立探索,再进行团队分析讨论,使学生始终保持在积极的思考状态之中,形成一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参与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实践性、应用性这是Photoshop这类平面设计软件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运用适当案例作为中间媒介,在向学生阐明软件中各种工具的属性及使用方法的同时,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案例操作中,亦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伴随着现代化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尤其以设计类软件课程,已无法适用于现代课堂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倡导学生乐于参与、自主探究、团队分享,更要让教师来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和反馈,使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在Photoshop课堂中,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们共同去破解一道道设计难题,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