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技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6-04-29谢金凤

知识文库 2016年9期

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校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术型人才。随着会计事业快速发展,对于会计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综合素养,技校对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项目教学法以其自身针对性、系统性等优势,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激发学生会计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因此加强对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项目教学法概念

所谓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将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处理,从收集信息、设计方案等交由学生负责,增强学生参与度,并掌握知识发展脉络,最终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在实践中仅仅围绕着项目,在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配合下,能够更为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具有见效快、可控性强等优势。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技校会计教学中,能够将知识点划分为多个小项目,设计系统化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理论知识,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可见,项目教学中不仅包括理论基础知识,还具有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互相帮助、互通有无,能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应用与思考

为了提高研究针对性,文章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作为教学案例,阐述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合理划分小组

划分学习小组是该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等基本情况,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划分多个小组,组员应控制在4~6个,并进行任务分配,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所参与,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会计员、出纳员等,其中前者负责记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后者主要对存款进行记录,帮助组内成员了解银行存款工作,一段时间后互换角色,促使每个人都能够对岗位工作有所了解,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

2.2确定项目目标

结合银行某月记账、对账单,为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促使学生能够结合资料开展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现错账,要及时进行改正,并重新编制调节表。此时教师不能够放任不管,而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直至小组成员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记账准确率,深化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3展示成果

为了调动学生项目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完成布置的任务之后,教师应对任务进行审查,并促使学生自己与其他同学编制的调节表进行对比,找到不同之处,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如果学生在编制调节表时出现问题,教师不能够立即否定,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更正错误,而针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项目教学有效性。

2.4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环节,不仅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的程度,还能够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但以往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强调结果,无法满足项目教学法需求。因此教师应对评价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大对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过程关注力度,实现对学生的充分评价。同时还可以丰富评价主体,除了原有的师生评价,还可以进行生生评价,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严格遵守会计规范,还能够提高会计处理能力。

2.5项目教学法实施思考

对于技校会计教学来说,应该更加强调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性特点,整合章节知识,通过对知识框架的整体把握,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以便增强学生分析及处理能力。同时由于基础会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所以还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在项目教学法实施时,明确项目主体,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联系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等,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构建会计知识体系。另外,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对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为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做好铺垫。关注重难点教学,有利于学生明确知识重点,促使自身会计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且能够突出技校会计教学层次感。

目前,项目教学法作为一项新型教学方法,尚未在技校会计教学中得到普及,且会计类教材对于教学方法效果提升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更多的偏向于理论知识,且不利于学生会计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技校要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组织相关专家、教师,编写侧重实践教学的教材,为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奠定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技校在培养实践型会计人才过程中,应积极引进项目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特点,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应加强对方法实施的研究,找到技校会计与项目教学法的契合点,不断提高会计教学有效性,从而加快技校会计人才培养进程。

(作者单位:茂名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