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大学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2016-04-29刘小霞
在我国“高分高校”的录取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加上英语考证导向的原因,大学英语课堂普遍采用“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低下,严重制约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自然拼读法(phonics)是国外广泛英语英语识记和阅读的教学方法。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出发,分析自然拼读法的原理和特点,探讨其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一、引言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是其社会学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这种预先的评估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积极进行那一活动,充分发挥知识和技能理智应对所遇到的问题,结果往往相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他的积极性则会大大降低,常常情绪化处理问题,导致失败。
这一理论应用到教学当中,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效果成正相关。学生在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会更倾向于认真听课,在感到自己无法完成某一项学习型任务时,则常常会消极对待。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对提高其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本文从制约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出发,探讨自然拼读法对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高职高专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低下。
因为我国当前“高分高校”的大学录取模式,和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高专学生大多高考失利,英语基础薄弱,知识漏洞多。高职高专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难以跟上大学英语的节奏,感觉英语像天书。英语学习中长期的失败经验,很容易导致他们学习自我效能感低下。加上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问题老大难由来已久,一届又一届的学长学姐的在考级上的失利,语言能力的欠缺,很容易让学生造成自己也可能学不好的替代经验,更加不愿在英语上花费时间和精力。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力量普遍低于本科院校,老师常常为了学生英语过级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不够,不能因材施教,而是继续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加上大学没有中学的升学压力,教师的监督和劝导力度不比从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此外,不明的学习动机、不科学的归因方式和学习策略、变化着的环境和情绪也会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自我效能。大学英语三四六级的考试,一直以来都是相当大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头疼的考试。
二、巧用自然拼读法,提高自我效能感
1.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根本
正如班杜拉的研究告诉我们的,高职高专学生受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和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等诸多方面信息源的影响,其中学生的亲身经验,对效能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而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就是基础差,他们虽已学习英语多年,却大都未对拼读有足够的认识,遇见生词即使标注音标也不知道其发音,造成连基本的听说和阅读都困难重重,从而对英语失去成就感,失去兴趣。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就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就是把失败的经验变成成功的经验,由易到难,从简到繁,让学生循序渐进重新打好基础,一步一步找到自信心。
2.夯实英语基础的途径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其中听说读尤为基础,而词汇识记又是听说读的基础。我国的英语教育向来是在初学阶段使用国际音标来帮助识记。音标本是语言学家用于记录音素(phoneme)的标写符号,用来记录语音和研究语音。而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基于音标的注音方案需要学生在记忆单词拼写之后再次记忆其另外一套系统,费时费力不说还抽象容易引发枯燥感。对于音标的过分依赖,使得学生见了生词就查词典或者求助老师,否则就束手无策。很多学生都曾在无奈之下借助汉字来记忆音标,使得英语发音半土不洋,发音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听说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这种识记影响听说读进而制约英语学习的情况从学习英语初期就一直存在,在高职高专学生中也屡见不鲜。
而自然拼读法(phonics),作为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从学英语最初便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学习拼字母与发音间的对应规则,亦即音韵觉识能力(letter-sound correspondence),学习如何看到单词的拼法就能够知道其发音,或听到单词的发音就基本知道拼法。语音意识的提高也会同时他们的阅读等能力,因为语言学家Bentin发现“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孩童其音韵觉识能力愈强,阅读能力愈高。他认为原因在于拼音文字是由一个个的字所组成,而每个字母有其在语音上的对应,因此对于语音结构之敏感度高者,对于书写文字的辨识能力也高。”所以,由于初级英语中80%以上的单词在拼读时都有规律可循,一旦掌握了这种发音规则就能够顺利地将单词读出,大大提高认读识记单词的能力,使听说和顺利阅读成为可能,奠定了听说读的基础。
3.自然拼读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实施
英语是高职高专学生的第二语言,母语干扰对他们的影响非常严重。汉语是象形文字,基本是表意的,而英语是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着某个声音,每一个单词都记录着一些声音。高职高专学生学英语背单词时,习惯于使用我们中文的记忆方式-图像方法把每个英文单词的字母死记硬背,无法自行领悟出字母与拼音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字母是与发音毫无关系的符号,这样学习不仅效率低,容易遗忘,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听说和阅读能力。用自然拼读法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字母都具有某种语音上的意义,有些字母的排列组合就代表某种读音或发音线索。通过自然拼读教学可以让学生看到英语单词就能意识到英语的语音,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音韵觉识能力,减少他们的“母语干扰”,进而提高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在高职高专学生已经学习英语多年的情况下,他们多多少少学习了一些英语词汇,尤其是基础的词汇,虽然是通过机械记忆,也建立起一些单词和其发音的对应关系,所以他们学习起自然拼读法来,和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的初学者相比更有优势。自然拼读法方法简单高效,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不仅改变了学习英语时的枯燥氛围,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前言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自然拼读,亦需要科学的方法。
第一,循序渐进,采取多样化方式:让学生掌握掌握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并进行大量的听说替换训练,使学生能够见字拼音,也能够听音识字, 如man、can、see、bee等词汇学生都会读后,可以让学生试着去认读tan、Yankee、fan-meeting等词或者根据读音来拼写。当学生按照发音规律发现自己可以读出或者写出时候,就会发现英语拼读的乐趣,进而愿意去学习更加复杂的拼读。从而逐步建立起音韵觉识能力。教学中亦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地将已学过的与新学的内容做交叉练习,让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直至完全熟悉发音规则。
第二,采取融入式教学:即将自然拼读法融入常规教学,每次课拨出固定的时间教授自然拼读,进行发音教学和复习,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拼读识记规则,使学生学以致用,在英语学习实践中不断产生“我能”的全新体验。
第三,使用与学生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在学生初步建立起音韵对应关系时候,引导学生将字母的发音规律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运用,进行从易到难的阅读训练,从而迅速内化单词的拼写及读音规则,进一步巩固拼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第四,鼓励学生大胆读出来:当学生会读之后,有意识地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大胆读出来,不断强化音韵对应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结语
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国内多位学者(陈菁,2012;陈东方,2013;朱彦,2014等)在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班级的教学科研发现,自然拼读法实施的班级与对比班级相比,单词识记拼读、听说和阅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更加浓厚,很多学生表示“如果早这样学也不至于现在英语如此,很明显提高了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作者单位:汉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