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2016-04-29郭莉梅

知识文库 2016年9期

高职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发挥着重要教育职能,是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院校进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更能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多教学资源获取渠道,切实满足学生了自主学习的需求,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转变了当前高职教育格局,促进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展开研究和分析。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资源相对独立,资源利用率和流动性差。随着各地区,高职教育园区规模的扩大,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流通,有效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高职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以满足各专业群教师和学生学习需求,构建现代化高职教育模式,为高职教育活动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功能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依托,是一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表现,该系统能整合共享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规划,以互联网作为传输载体,为师生提供教学服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传播,能有效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改善当前高职教学条件。该系统中涉及到的教学资源包含有:课程体系、试题库、专业信息、专业师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标准、学习评价标准、实验实训体系等多方面教学要素。该系统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新途径,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创造了条件,更展示了教学成果,促进了高职教学资源更新和高职教育持续发展。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有一定区别,教育策略与教育目标不同,具有鲜明特征。因此,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不能照搬全抄本科院校,应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服务目标用户是:学生与教师,所以教学资源内容要与高职教育环环相扣,资源类型要丰富,要能够满足高职师生对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需求。另外,系统要具备索引功能,以方便师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调取,提高资源利用率。教学资源共享与整合,必然增大教学资源信息量和数据类型,这将直接导致教学资源价值密度下降,想要获取有用资源,必须进行“提纯”,所以索引功能必不可少。另一方面,该系统应具有上传、下载、存放、评价、访问等功能,以便于教学资源流通与共享,为师生对教学资源的使用,提供更多便利条件,提高高职教育水平提高。

二、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通过前文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功能的分析,不难看出高职院校进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意义。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信息化教育的表现。因此,高职院校应认清时代发展趋势,加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信息化教育模式。具体建设中,应着眼于长远发展,保证资源库的易用性、可扩性、全面性、经济性、先进性。若不易用,便无法实现资源建设目的;若不能满足先进性,系统建设几年便被淘汰,将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而保障可扩性,则可在使用需求增加时,进行系统扩充,满足增长的使用需要,降低后续系统升级与改造成本。系统定位要符合高职教育特点,能体现专业教学资源特色,应采用“共性+个性”的建设思路,注重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对系统存储、管理、应用、评价等功能进行有机整合,以满足教学实施中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应采取模块化建设方式,降低系统建设难度,具体模块应包括:管理模块、用户模块、资源模块、系统模块四大部分,系统框架应采用开源结构。具体建设步骤为:资源库建设、资源库推广、资源库维护管理与更新。资源库建设阶段,要先进行资源整合,分析系统建设周期,构建系统框架,确定专业级教学资源、素材开发制作方向,明确系统规模,制定详细建设方案,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依据。在资源库建设完成后,要进行推广应用工作,使高职院校师生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有一个正确认识,推动教学一线教师对资源库建设成果的应用,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共享到资源库中,促进资源库的逐步完善,通推广来扩大教学资源库受益面,促进资源库的持续发展。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光建设远远不够,一定要做好后续维护与更新工作,若资源库资源不更新,资源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资源库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构建资源库更新与维护机制是资源库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资源库构建后,要根据教学形势的变化,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对资源库进行更新,便于资源库的更好利用。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占据着重要位置,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培养大批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劳动力需求解决的主要力量。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高职教育活动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教学资源库,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

(作者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