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

2016-04-29王占森

知识文库 2016年9期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我校数学教师经过讨论提出了选择“小学数学教材创造性使用的校本化探索与实践”这一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尝试性和探索性的研究。

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1、理论学习与培训。每个实验教师都认真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当代教育新理念》、《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具体的理论学习,大多数实验教师能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并能及时更新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2、调查、座谈在使用新教材方面的实践及个人已取得的实践经验。了解他们在数学教学时对教材的使用情况,包括怎样创造型地使用教材,教学中有哪些困惑是如何解决的?又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等。

3、研究重点的细化和具体分工。在进行教研活动时我们针对研究目标及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由于每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各有不同,因此老师们决定把研究重点按年级进行细化。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老师每人上一节观摩课或是研究课。并由学校领导、课题组成员,及其他数学教师共同评课,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讲课的老师写出教学反思,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我们收获很大,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实效课堂。例如五年级教材中的植树问题,我们分两组教师两套方案设计这节课,一套是完全按照教材安排组织教学,遵守教材顺序,每一种情形的植树问题分三节课完成。第一节课突出解决“两端都要栽”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同时强化这一类型的变式训练(求总距离或间隔距),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第二节课以“两端都不栽”为主要学习内容,放手让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掌握解题要点,然后引导学生与例1比较异同,进一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第三节课则让学生通过复习与猜想,以“只栽一端”为重点,全面了解植树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

2、写出典型课例的教学实录和反思。

3、撰写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这主要是写出自己在进行课题研究时的一些教学中的所思所想和感悟。

三、教学中的一些变化:

1、在使用教材方面比以前更能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并且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2、变换改编,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3、课堂中更加注意了精讲多练、习题的优化设计。

4、整个教学环节更突出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变静为动,以动促思”的课堂氛围,这是较以前的教学最大的进步和变化。

5、变抽象为直观,促积极探究。这一点在四年级的教学中最能体现。教学中许多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了有趣的游戏。比如在学习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节课。为学生创设了情景,给与了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探究的过程,学会了从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是一位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片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烙饼吧,话音未落,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就听见有不少学生说:“我会烙饼。”接着,同学们都用怀疑的目光望着老师,好像在说:什么都没准备,怎么烙呀?师说:“我们先来研究怎样烙,回家再真正地露一手怎么样?”学生们很兴奋,跟老师一起撕出几块纸代替饼。接着,老师出示问题:“家里的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烙,每面3分钟,你和爸爸、妈妈每人一张,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同学们开始把桌面当锅,在桌面上烙起“纸饼”来:

“老师先烙2张,两面需要6分钟,再烙一张两面也需要6分钟,一共需要12分钟。”“老师,我只需要9分钟,先烙2张,等待3分钟后,一张翻面,另一张拿开,放入第三张,又等3分钟,一张熟了起锅,把第三张翻面,拿回没熟的那张饼翻面又等3分钟,3张全熟。”其他同学也认可他的方法最快,都学着他的方法在桌面上烙起来,为了好叙述烙饼的方法,老师提议先把饼编号,然后每人按照饼的编号边做边说。然后老师接着说“如果要烙4张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开始实践,前后桌讨论,最后得出最少用12分钟。再接着烙5张饼,6张饼……老师把学生探讨的烙饼所用最少时间对着饼的张数写在黑板上:

7张饼、8张饼……还没烙呢,有一些同学就喊起来:“我知道7张需要21分钟,8张需要24分钟……10张需要30分钟”。老师故意不相信:“真是这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每次都是饼的张数×3”。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规律:每一面的时间×张数。再烙7张、8张饼检验总结出的规律。同学们很兴奋,很自豪。老师说:“烙饼师傅们,假如每次能烙3张饼,你能找出最省时间的方法吗?”学生们在烙饼实践中迎来了下课铃声,老师让同学们下去继续探讨,去回家亲自烙饼实践。这一系列的情境创设使数学课堂逐渐活跃生动起来。

在研究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多视角、全方位地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知识的教育价值,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使实验取得更大的成果。

(作者单位:华北油田一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