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视频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实现研究

2016-04-29周宏强

知识文库 2016年9期

在高职中,视频资源属于教学资源中的一种,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虽然会对高职教学起到极大的帮助,但是其建设和共享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值得广大高职教育者深入研究。

本文将对高职学校的视频资源建设和视频资源共享两部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从而分析实现高职视频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可行办法。

一、高职院校视频教学资源的建设

(一)利用现有视频进行

在建设视频教学资源库时,老师可以依据高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选用电视台现有的视频,并利用高端的数字技术对模拟信号进行转录,变为数字信号。在转录之后要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将视频变为资源库可以使用的格式形式,并传送到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可以选择直播录制视频软件,将视频录制下来并加入资源库,使用者可随时下载或观看。在进行教学时,按照教学设计播放辅助教学。

(二)制作视频

(1)使用一台设备拍摄再进行后期编辑

在拍摄对象是物体或因拍摄场地环境影响,多会运用这种视频制作方式。在对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一体化教室进行拍摄录制时,一般在上课时老师不可能固定在一个位置,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会不停的进行走动。此外制作这种视频主要是为了演示具体的操作流程,因此镜头一般都会对准实验设备进行拍摄,操作场景转变频率较大,一些镜头需要反复多次才可以录制成功。因此一般在录制这种视频时,会提前对每一步操作都需要详细的设计,并反复试验调整最佳拍摄角度,采用一台设备进行拍摄,在拍摄结束之后再利用非线性编辑方式进行后期制作。当拍摄对象是物体时,也是运用同样的方式,拍摄结束后期再配音编辑合成。

(2)使用多台设备进行拍摄视频一气呵成

一般像录制专题讲座或者学术报告这种拍摄主角移动频率较小或几乎固定不动的视频时,多会采用多台设备同时拍摄的方式,且这种方式可以一次合成,省时省力。一般在这种视频的录制时,基本会采集演讲教师、听讲学生以及演讲课件三种信号。采用多台设备同时对这三种信号进行拍摄,并利用视频切换台或自动录播软件将信号“化三为一”,呈现单、双或多画面的视频影像,录制完成后并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动,只需添加片头片尾便可。目前高职学校在制作视频时,一般多会采用这种形式制作视频。

(三)充分挖掘学校特色视频

对本校已经批准立项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以及公开课教学视频建设进行优化,对每一课都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建立完整的配套教学视频。在授课时老师要将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拆分,并将每一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单独录制成精简的微视频。使用者在观看视频时只需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真正实现视频教学辅助功能的最大化。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名师名家来校举办讲座,并将其拍摄成视频收入本校的视频资源库之中。还可以结合高职学校教育目标的特点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工作实际操作或新专业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拍摄,制成视频,帮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解决实践机会较少和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视频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高职建设视频教学资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教学进行服务,帮助提高职高整体教学水平。因此要实现视频资源的共享,确保其被有效使用。在高职中被广泛使用的是网络共享的形式,会在校内建立学习平台,并将视频资源上传。在平台上,不仅可以互相交流而且还可以进行互动。同时平台在使用上还要制定一系列完整的条例,令使用更加规范,将教学平台和视频资源两者完美融合。现在高职学校信息化改革的脚步在持续加快,校内网络的基础建设也逐渐完备,多数学校校内主要网络均可达到千兆以上,为网络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想要推广视频资源共享,就要将网络平台大众化,操作程序简易、快捷,使其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主要需求。此外在平台上要对上传视频进行分门别类,并在同一类别内再进行详细区分,例如可以按照上传日期或者按照点击率高低进行排序,这样既可有效提高视频使用率,又可节省使用者的大量筛选时间。在构建共享平台时要衡量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平台的特点和功能以及作用要进行仔细考量。只有具备直播和点播以及交互服务等能力的平台才可以被称为是优质平台,同时要建立与高职院校的数据连接,由学校出面对视频进行统一的保护与监管。

综上所述,视频教学资源的建立对于高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高职院校都应建立校内视频资源库,以供各个专业老师和学生进行使用。学校要建立优质的网络共享平台,利用各种方式建设视频教学资源并将其上传到平台之上,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需要高职学校长久的努力。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