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6-04-29王李珺

知识文库 2016年9期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创新2.0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重塑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当下互联网的新形态推动了知识社会的用户创新,大众创新的创业模式,改变了我国生活生产方式,实现了精神文明的进步 。众创一词来源于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发言,是从政策方针中提出来的概念。也就是从那时起众创一词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眼中。众创是一个“万众创业”、“众人创业”的概念。是我国现在大力推广的一种创业模式。本文对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众创空间发展现状进行讨论分析。

在传统行业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业务模式,各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抑制了行业的发展,而众创空间是一个创业者共同进行资源交流分享的一个创业平台打破了传统行业的格局。众创空间是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的创新需求,具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大众创业平台。目前国内市场上,众创空间主要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等创新模式。而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众创空间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众人创业的理念结合起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1、对创客空间的分析

创客是指那些善于动手的创新型人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的能力转化成实际的动手型人才。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中,创客已经引领创新革命发展的新趋势。创客空间是为创客提供场所以及生产所需要的设备与资源。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打破了传统局限的工作模式,可以供创客们在这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以及工作经验来共同成长与进步。创客空间在国外有较多的称呼,在这个开放平台中,创客们可以进行创新学习以及生产加工,还可以组织创客进行聚餐等集体活动来活跃平台氛围促进创客们的知识相互分享学习。

创客空间发展至今相比线上虚拟的分享学习平台已经有了很大的优势,创客空间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对于创客们提供的设备和资源也越来越专业,例如3D打印设备,激光切割机等。而且创客空间的存在形式广泛常常镶嵌到大学,高新科技园区等。创客空间真正意义上创建是德国当时创造的一个创客服务平台,随后创客空间的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随着我国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战略,我国的创客空间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工业和新技术革命推动了创客空间井喷式的出现。创客空间经历了由创新1.0到创新2.0发展。传统的科研实验室是创新1.0的典型代表,它是以技术研究为中心,技术研发人员为主导建立的一个研究创新平台,与创客空间相比其空间较为封闭,平台成员较少而且流动性较小,阻碍了技术之间的交流学习。而创新2.0下的创客空间平台相对开放,是创新民主化的集中体现。新工业革命的到来让创新思想成为了主体,不单单是科研技术人员在进行创新工作,一个公司的普通职员也可以把自己的创新理念通过创客平台就可以转换成实际产物。

2、对于众创空间的分析

在国外并没有众创空间一词,众创空间是来源于创客空间的本土化发展,然而两者也不仅仅是字面上差异,众创空间起源于我国深圳等地的创客空间以及技术孵化器的概念上得来的。而现在的创客空间大多数也是基于众创空间的功能来运行的,众创空间也可以解释为创客空间与创业孵化器的有机结合。众创空间与传统意义上的创客空间相比,除了创新创意的分享范围更广以及创意物化的基本功能外,更多的是对创新的转换功能。国外的创客空间很多自身都有创业孵化,而我国的众创空间是对基于创新的分享学习最终指向创业孵化的这么一个平台。创客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代表创业,但是众创空间是在创新的同时对创客进行创业培训以及市场培训投资分析等创业方面的服务。

从一方面来看,众创空间是在我国“众人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它又是创客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衍生产物,比创客空间功能更加多元化,整个平台的目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与创业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的门槛较低对创业者本身的要求也比较低,只要有创业的想法都可以来众创平台进行创业培养服务,而且比创业孵化器更加开放,更加注重创新思想上的分享交流。

对于众创空间的功能模型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大致的分析,在环境层面上众创空间具有资源技术上的选择与共享性,创客可以去很好的掌握自产手段是创客空间的核心所在,热爱学习创客可以去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相应的资源与技术手段去进行学习创造,分享知识与经验

在精神层面,创客的核心在于合作与分享,众创空间有利于增加创客之间的工作协同性,增强知识分享与实际互动。通过创立这么一个平台就可以召集到社会各界的创业人士来此,开展创新分享与创业合作推动我国工业市场的进步,壮大众创空间的生命力

在功能层面上,众创空间显然是注重创新,实现“全民创新,人人创业”的平台构建理念,通过创客们的不断学习交流,创新出具有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的理念与模式。通过创客的创新来改变现在社会的生活生产方式,促进社会发展。

3、对众创空间发展格局分析

众创空间是指具有加工车间,创新性工作室的创业平台,是创客们在一起进行资源、知识交流分享,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的平台。在这个场所里创客可以将自己的创意进行有机的转化,把想法转换成现实。随着众创一词的产生,全国各地的创客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范围内,一线创业平台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成都,南京等创新氛围浓重的城市。随着众创空间的概念的普及以及创业机制的发展逐渐成熟,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众创平台。例如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南京的创客空间等。

目前在我国众创众创空间的第一层分布主要在,经济发达人才资源密集的“北上广”城市,这些城市信息发达,经济力量雄厚,是创客们的首选城市。这些城市的政府对创业支持力度大,可以满足创客的日常需求。例如在北京中关村的创客空间得到了中关村创新孵化器的认可,创客们可以享受到减少税收,租房优惠等相关政策支持。这些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动了当地众创空间的发展,也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创业发展。第二层众创空间发展主要是集中在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经济发展较北上广相对落后,政府的的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完善,是属于正在发展中的创业平台。这些城市的众创空间刚刚起步,创业平台的运行机制也还不成熟,受到科学技术水平限制以及信息的局限,这些众创空间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第三次是基于高新技术产区以及高校应运而生的众创平台,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大赛来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发展,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高校的创新激情。

4、对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众创空间也取得很好的发展,例如建立与北京的创客总部,现已经发展到三个城市。它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创立的协同孵化创业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加速我国创业者的成长与发展,推动我国业务升级。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众创空间是众创空间的衍生产物,以多名资深的创业人组织起来的众创空间。其为了更好的加快我国自主创新领域的发展。拿创客总部来说,集中我国优秀的创业导师对创业者进行集中培养,打造协同的创业氛围。创客总部涉及多个互联网领域例如软硬结合,移动游戏,互联网结合等,对这些领域的创业者进行高效的创业服务,对创业者进行工商、税收、知识产权、法律、产品的推广营销等方面进行培养。创业总部是基于传统创业孵化器开发出的新型创业平台,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来支持创业团队的专业孵化。在线下开展创业沙龙活动,对创业团队进行主体化培养,邀请领域的资深高手进行知识分享,拓展事业,整合人脉资源。投资问道,邀请资深投资人进行投资培训,对创业团队进行商业模式分析,把握市场动态以及专业方向,帮助团队更好的找到合作投资。除此之外进行互联网创业营活动,围绕互联网领域进行专业培训,帮助创业者打磨产品,快速找到投资伙伴。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众创空间还有很多。创业总部模式的代表性表明了未来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发展潜力

众创空间发展至今其工作运行模式也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协同工作型的众创空间不仅在学习上实现了资源与经验的分享交流,还在众创空间的最后创业孵化阶段实现了合作双赢。协同工作模式推动了平台中各个空间的相互联系,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交叉,增强了众创平台的生命力与影响力。集中开发型工作模式,公司企业为创业者提供开发平台以及设备支持,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该平台相对而言较灵活,可以是在大学中的创新团队,也可以一些创新社区。对于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也较为开放,例如苹果公司在研发社区中进行集中研发,对苹果产品的终端设备以及线上商城进行集中开发维护。对于自主创新性的众创空间一般都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创客对创新的理念以及创新知识的学习都比较深入,创客们识别创业机会并形成一定的创意想产品实际化的市场进行转换。目前我国创新意识逐渐增强,在受到“人人创业,万人创新”的战略方针的影响下,大学生俨然已经成为创业热潮中的主力军。大学生活跃的思维,超强的学习能力,善于思考和观察都会推动众创空间在未来的发展。

但是随着创业平台发展的逐步成熟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众创空间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就目前而言,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我国正在飞速发展的众创空间是将美国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由于国情的不同,众创空间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我国空间的分布较散,区间经济不平横,飞速增长的数量与内部机制的不完善形成冲突。而且在一些地区把对众创空间的建设当作硬性工作,只追求数量上的达标。地区上对鼓励创业工作支持不到位导致国家全面推广创业的方针不能高质量的实施。众创空间这个新兴行业符合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得到了我国的大力推动与支持,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各运营商去实际的落实。在过去的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文头,以及现如今联合办公创新思维带来的新的工作模式,都为我国众创空间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市场。

众创空间在近两年取得了飞速发展,得到了全国各界的大力支持。毋庸置疑在未来众创空间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应该针对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运营机制,发挥出集体创业模式的优势,推动人人创业的步伐,营造出鼓励创业,积极面对创业的精神文化。响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与运行模式的研究”(SK2016A0913),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2015年校级9号。

(作者单位: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