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团学工作育人平台建设研究

2016-04-29张永春

知识文库 2016年9期

进入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的标准逐步变化和提高,所谓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较强地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创新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使命来讲,“最核心的是‘立德树人’,它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强调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在新形势下,怎样抓好他们价值观的养成,使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成为当前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思考和不断践行的问题。

一、当前学团工作工作对象的特点

自2013年起,高校里开始出现“95后”的身影,自2014年起“95后”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出生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深入、开放扩大和信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鲜明的性格和时代的印记,思想状况、性格特点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了新特点,在思想上,积极向上,爱国意识强烈,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存在政治信仰迷失和道德缺失的现象;在价值观念上,个性张扬,强调自我价值,思想务实,人生目标多模糊不清;在人际交往上,具有社交意识,但过于依赖网络,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在容易接受新事物,眼界开阔,富有创新意识,但动手能力弱、辨别能力差,在生活上,生活方式不健康,生活娱乐化,这些都对高职院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以平台建设促进学生

鉴于当前学团工作对象的新特点,高职院校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德育作为根本出发点及归宿,通过充分调动各项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广大学生搭建好成长成才的平台。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规划了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平台、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平台、奖助育人服务平台、学生组团发展育人平台,把全部学生工作纳入四大平台,以平台建设规划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各环节,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学生组团发展育人平台

针对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学风建设中劳动意识淡薄、吃苦耐劳意识欠缺、纪律观念不强、集体荣誉感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了学生组团发展育人平台。主要是围绕“学习”和“生活”两个基本单元,以学风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依托宿舍、班级和学生组织,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要组织者,以学生干部为核心组团,实现学生学风和行为习惯4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奉献、讲卫生)、4守(守公德、守信用、守法规、守纪律)、4早(早睡、早起、早读、早餐)、4走(走下网络、走进集体、走向操场、走进图书馆)的工作目标。

该校把常规管理的重心下移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单元——班级、宿舍和学生组织,研究制定《辅导员(班主任)谈心制度》、《学生事务预警处置办法》等,提高学生事务的预见性、指导性;开展4S宿舍创建、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学生组织创建活动,通过在不同的团队的锻炼和提高,增强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平台

为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体系化,增强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学生的活动需求,把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整合规划,形成了传统文化活动、红色文化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科技文化活动、节庆纪念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班团文化活动、企业文化活动等八类文化活动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重点、分层次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活动的育人实效性、针对性。I

该校围绕八类校园文化活动,分类设计全年活动菜单,对接学生需求,举办“中国梦·高职梦·我的梦”系列活动、共青团发展历程展演等十余项大型活动,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教育,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舞台。按照“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的要求,开展“中国梦,日职情”班歌大赛;精选学校近几年的团日活动案例,用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和贴近学生的表达形式,制定《我的青春我的团--团支部宝典》,为各级团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推进校园文化活动落到班级,更贴近学生。

(三)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平台

为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低年级侧重社会调研、高年级侧重创新创业实践”的原则设计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纳入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平台,制订了《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统筹规划社会实践任务体系,设计志愿服务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校院两级志愿服务体系,制定了《社会实践考核办法》,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和评先树优,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在活动设计上上,暑假期间开展专题项目和示范项目实践活动。专题项目由学校确定实践内容,各二级学院组建团队重点实施。示范项目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工作和专业实际,围绕社会发展观察、教育关爱服务、理论政策宣讲、科学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5个类型开展。寒假期间以个人分散活动为主开展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在家庭、回母校等固定区域开展的向亲朋好友访谈、网上调查等“五个一”社会观察及体验式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建立《志愿服务供需项目库》开展校园服务类、社区服务类、城市服务类、节能环保服务类、特殊群体服务类、大型活动服务类等6类志愿服务。同时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和跟踪制度,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评价体系,根据志愿服务时间进行志愿者星级认证。

(四)奖助育人服务平台

学生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长。为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学生管理的教育、管理、服务资源,把资助奖励、评优树先、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励志教育等常规学生工作纳入奖助育人服务平台,建立起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帮助学生成长的服务体系,让学生在经济上实现由“他助—自助—助人”的提升,在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上实现由“自信—自立—自强”的提升,在精神品质上实现由“诚信—感恩—奉献”的提升。

在具体工作中,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开展学生工作,试行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的“三全”服务工作制,强化学生工作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认同感。重视与学生的谈心交流,将谈心制度纳入学生工作目标量化考核体系,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育人平台建设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四大育人平台已经初具雏形,该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文化引领、实践养成、典型示范、行为督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各环节,覆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广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明理,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劳动意识、纪律观念、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更加系统化,社会实践活动更加规范化,奖助服务工作更加精细化,进一步推进了学团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积极搭建多样化的学团育人平台,充分平衡各方面的管理育人的资源,促进全员参与管理育人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育人工作的质量。

本论文为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搭建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平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