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IO理念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6-04-29刘祯文

知识文库 2016年9期

在“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以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着力点,基于CDIO理念,对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进行研究。

1.CDIO理念阐释

CDIO理念是目前国内外高度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是基于“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模式”不断发展的新理念。CDIO理念注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做中学”、“基于项目学习”和“回归工程”的思想贯穿其中。CDIO理念认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也就是说,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模式应该是让学生基于教师授课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学习,以培养学生研发产品作为目标,经过对某项目的整体构思后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实践,以多元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使学生能够亲手涉产品,将前期的所有想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变成现实,从而进一步将其设计的产品推广到整个市场,能够产生出真实意义上的价值。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影响双方合作效益

地方高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机构,它们的运作机制各不相同,这种合作需要“有法可依”,需要行之有效的规范。但目前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仍然显得较为零散,在双方合作当中没有固定的制度约束,使得合作的风险一直存在,一旦合作双方的以防出现纷争将对合作双方都带一定损失,尤其不利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一些地方高校或许根据自身特色,整合了校企合作的各种资源,成立了一定的合作小组,制定了一些相关制度,但仍未能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狭隘的定义在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践场所,没有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定位放在更长远的角度,这样的校企合作不但不利于双方发展,甚至影响了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合作形式单一,未能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出于自身原因将校企合作局限于单一的形式,或是单一的企业,这种局限性的校企合作方式不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时下社会迅速发展,人才需求是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定位于某一种形式或与某一个企业的合作都会严重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无需提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企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接受意愿不强,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差,这当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未能形成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三、培养层次不明确,双方互动略显形式化

在目前的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中存在培养层次不明确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完全应用同一种培养模式势必导致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另外,企业所提供给合作高校的实习岗位与高校的培养目标难以充分对接,企业往往愿意提供简单劳动型的岗位以补充人力资源短缺的局面,而不是提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技术型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就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探讨未能做到实处,而是流于形式。

3.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CDIO理念为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提供了路径探索。

一、以“做中学”的CDIO理念为先导,清晰定位培养层次

CDIO理念提出了12条标准,其中包含了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学方法、教师发展等,通过对这些标准的分析,不难发现,企业在以上标准的反馈机制上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可以说,加强校企合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助推作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需要梳理起职业能力与发展能力相协调的观念。高校和企业都应当树立广泛的教育观念,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既满足于社会需求又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需要,将培养层次进行分类,制定CDIO大纲,通过项目化的课程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考虑学校和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实现学校和企业间真正的合作,通过需求分析梳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制定社会于不同学生层次的培养方案。

二、以“基于项目学习”的CDIO理念为内核,切实实现培养目标

地方本科高校需要积极寻找和企业合作的地方,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规划和整合,同时还要做好实际操作环节的准备工作,创造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得到发挥,通过多种方式,从企业的生产线上集中有效的项目,由学校和企业的老师共同对学生实施教学,形成校企合作的互动性教师团队,让学生了解到企业产品的整个流程,经过反复的训练,从而让学生能够实现构思——设计——实现——运行。除此之外,校企合作双方教师会引导学生将这些项目化的学习任务进行关联,以增强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以“回归工程”的CDIO理念为归属,完善相关管理体制

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地位与区域经济发展,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是很多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落实和强调企业化的应用型教学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宽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渠道,构建以政府主导参与,充分考虑区域发展需求和地方高校发展特色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的管理机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等方面进行研讨,强化组织的制度化,建立相关的政策保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全方位的管理支撑。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