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
2016-04-29刘应松蓝银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这为新形势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成长点”,提供了遵循方向。高中政治课教师承担着德育与智育的双重教学任务,其专业发展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因此主动把握“互联网+”时代环境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变化和新特征,积极探索创新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策略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而是内涵更加丰富。新形势新变化赋予了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即“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界定,笔者更倾向于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成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它包含了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开展教学工作的所有活动。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基于“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教育信息化日益融合的挑战,高中政治课教师个体或群体为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学目标,获得职业专业地位而进行一系列努力的过程,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高中思政课教学方式以注入式教学为主,存在较多弊端,具体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从教育技术层面来看,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 慕课、微课、远程教学等新型教育技术产物的不断涌现,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给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新机遇。从教学系统维度来看,根据新课程理念,师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硬件等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系统。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
2.活化高中政治课学习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会使教学方式转变,而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引起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感染教育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正能量和受到正强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学习单调沉闷,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由传统“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激活学习方式。
二、“互联网+”催生了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新特征
“互联网+”既是一种新背景新理念,也是一整套新技术新手段;既给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生长点”,也催生了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新特征,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1.专业发展理念的可持续性
“传道、授业、解惑”是自古以来教师的基本教育观念,然而在”互联网+”和知识大爆炸时代背景下,传统观念受到巨大冲击,教师和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相较于传统观念,信息多样化、真假难辨性、知识社会化、学习终身化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时代特征。高中政治课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就必须注重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改变“一桶水”和“一碗水”的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
2.专业发展内容的丰富性
当代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每日必网”、“无网不在”已成为当前很多人的生活写照。同样网络已成为高中政治课教师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师素养;另一方面,高中政治课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和外延也日益丰富:要求教师不仅要“爱学习、明是非、视野广、博文雅”而且要“强技能、厚基础、担责任、有爱心”,更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着力将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在高中生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创新“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要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方法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注意结合基本特征,从理念到内容、从平台到途径等多个维度推动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创新发展。
1.锲入“专业发展思维”更新教师发展理念
“互联网+”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互联网+”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其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效性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友”和“朋友圈”,信息一经发布便迅速被自己的“好友”或者“朋友圈”阅读转载,这就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思想理念,准确迅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充分利用好各种信息平台接收传达信息。二是互动性的观念。课堂教学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互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频繁的。例如在班级微博互动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微博上的转发和评论,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创新“专业发展内容”丰富教师发展内涵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互联网+”时代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上的创新,既要充分汲取其他学科教师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更要充分和“互联网+”时代特点相结合,既从全局着眼,又从小处入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中政治课教师精神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着立德树人的思想和理念,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需充分挖掘运用。二是注重实践、综合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高中政治课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就必须勤于教学科研,积极投身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3.搭建“专业发展平台”拓展教师发展途径
毋庸置疑,“互联网+”很大程度上从技术层面解决了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缺失、知识匮乏、硬件落后、途径单一等问题。信息化背景下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成为“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其中网络教学、慕课、微课、云平台课程资源数据库开发与建设是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多样化的新常态。而听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校本教研、研修培训等形式,依然适用不过时,仍然是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2四川省安岳县兴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