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盐碱地和半干旱地区苜蓿种植技术研究
2016-04-29罗明
罗明
摘要:苜蓿作为世界上种植最广的饲草,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区得到了广泛分布。而研究轻度盐碱地和半干旱地区苜蓿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还能够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轻度盐碱地和半干旱地区苜蓿种植技术展开研究,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轻度盐碱地;半干旱地区;苜蓿;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551
文献标识码:A
1.轻度盐碱地的苜蓿种植技术
1.1种植品种及种植地描述
研究轻度盐碱地的苜蓿种植技术,可以选用敖汉苜蓿、金皇后、中苜1号和阿尔冈金4个品种。而经过检测,这四个品种的出芽率指标和含杂率指标均能够达到国家甲级标准,即在90%以上。种植地则位于黄河鲤鱼良种场东侧种植区,面积为16hm2,每个品种各4hm2。该种植区氮、磷、钾含量则分别为100mg/kg、10mg/kg、180mg/kg,由于盐碱含量较高,需要采取避盐措施。
1.2苜蓿种植技术
在进行苜蓿播种之前,需要先将土壤深翻20-25cm,并且做到上虚下实和土碎、地平。然后,需要在播种前再次将地耙平,并且进行镇压。同时,需要按照每公顷3000-45000kg厩肥和每公顷600-900kg过磷酸鈣的标准将肥料施足。而选择的几种苜蓿品种都属于高产耐盐碱的品种,可以在含盐碱量0.3%以下的地区种植。种植之前,需要将种子暴晒3-5天,然后用50-60℃的温水浸泡1小时,以便使种子出芽率得到提高。在播种时间上,需要选择每年7-8月份,以确保种子温度适宜,并且底墒充足,土地蒸发量不大。在该时期,土地表层含盐量较低,病虫害和杂草较少,所以对种子出苗有利。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开干旱少雨的春季进行播种,因为该季节是返盐高峰期。在播种过程中,使用机械播种需要确保11.25-18.75kg/hm2的播种量,利用人工播种需要确保15.00-22.50kg/hm2的播种量。最好采取条播方式,采取点播和撒播方式也可。在播种过程中,行距需要在25-30cm之间,深度不能超过2-4cm。播种完成后,需要进行轻压处理。种子出苗后,如遭遇雨水容易出现土壤板结问题,所以需要及时松土。而苜蓿幼苗生长缓慢,需要做好中耕松土和除草作业。
2.半干旱地区的苜蓿种植技术
2.1种植品种及种植地描述
研究半干旱地区的苜蓿种植技术,也可以选用出芽率指标和含杂率指标均能够达到国家甲级标准的4个苜蓿品种,即敖汉苜蓿、金皇后、中苜1号和阿尔冈金。种植区则为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种植区,该地区降雨量在230mm以下。
2.2苜蓿种植技术
在半干旱地区进行苜蓿播种之前,需要在每年10月份先将土壤深翻20-25cm。同时,需要进行蓄水保墒。在耕地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复式犁耕地,并且在犁后携带耱,以便使土中碎土块被打散,然后做到晒死杂草和地面平整。在次年的4月份,可以进行二次翻地。翻地的深度,还要根据墒情确定。在播种之前,需要使用旋耕机进行复耕,深度约为15cm。在对土地施肥时,需要按照每公顷3000-45000kg厩肥和每公顷600-900kg过磷酸钙的标准将肥料施足。选用的苜蓿品种则具有较强高产抗旱性,在播种前需要暴晒3-5天,然后用50-60~C的温水浸泡1小时,以便使种子出芽率得到提高。在每年的6-7月,可以进行苜蓿的播种,并且选择在连阴雨天或降保墒雨后播种。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将苜蓿与谷子和糜子混合播种,使用机械播种需要确保11.25-18.75kg/hm2的苜蓿播种量,谷子播种量为10-11/hm2。利用人工播种需要确保15.00-22.50kg/hm2的苜蓿播种量,谷子播种量为,7-8/hm2。结论:从苜蓿种植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盐碱地还是半干旱地区,敖汉苜蓿的出苗情况都比其它三种苜蓿品种要好,并且当年的产量和返青情况要比次年要好。而阿尔冈金种植效果一般,中苜1号和金皇后在半干旱地区种植效果不佳。此外,采取该种苜蓿种植技术较之采取常规苜蓿种植技术取得的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