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政府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绩效分析(2005—2014年)

2016-04-29李丽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府学校建设

李丽

[摘 要] 学校始终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这是政府对学校持续投入的基础。学校的长足发展必须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这是教育事业的本质。公益性办学保障了学校稳步发展,学校逐年增加投入,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设施、师资待遇、教学运行、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发展中的问题。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实际,学校在应用型、国际化上下工夫,大部分内涵建设项目也多集中于这两块领域,体现了积极的社会服务价值。

[关 键 词] 政府扶持;成效;杉达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3-0023-03

一、学校介绍

(一)基本情况

学校是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背景下,于1992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部分教授发起创办的全日制民办大学。1992年8月,经上海市高等教育局批准筹办,校名为“杉达大学”,并于当年秋季面向全国招生;1994年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建校,校名为“杉达学院”;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名为“上海杉达学院”;2005年8月,经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4月,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列为上海民办高校示范校创建校;2013年6月,学校首批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3年12月,学校加入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2014年9月,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列入首批7所试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

(二)法人治理结构——政府投入的组织保障

1.管理体制。学校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公益性原则,保障可持续发展。董事会和学校章程依法界定了法人治理职责范围:董事会为学校决策机构,依法行使决策权;校长依法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以及其他学术组织,实行“教授治学”,保障学术权力,体现学术民主精神。

2.運行机制。校内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反馈机制,保障学校管理运行规范、廉洁、高效。董事会人员构成合理,有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制度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完善。校部每周召开党政会议,每月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形成了领导集体议事、协商沟通、分工执行的机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职能部门,通过财务制度和内审制度,建立了二级部门和岗位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实行校务公开、党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重要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严格实行“先规则、广告知、再操作”。建立健全党、团、工会等组织,通过教职工及工会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与监督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3.领导能力。学校领导班子整体政治素质高,能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较丰富的高校管理工作经验,对民办高校的体制特点和机制运行适应性较强;领导班子能及时把握学校发展机遇,适时制定和修订学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工作思路清晰,教学管理业务能力强,管理规范到位;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务实,形成了到基层调研开现场办公会的工作制度,能有效地指导基层工作,关心师生的发展需求和生活需求,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每学年制定并完成与师生利益直接相关的实事项目。

(三)内控制度——政府投入的制度保障

学校在内控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确保政府资金安全:

1.设立“上海市教委政府扶持资金银行专户”,专款专用。

2.学校财务数据每日自动上传上海市教委资金监管平台和民办故乡经费信息化管理平台,受市教委实时数据监控。

3.学校制定了3项主要内控制度:上海杉达学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杉达内(财)〔2013〕1号),上海杉达学院仪器设备采购招投标试行办法(杉达内(设备)〔2013〕2号),上海杉达学院关于财务管理分级授权的规定(杉达内(财)〔2014〕1号)。

二、2005-2014年学校获得的各种政府资助项目概况

学校从2005年开始陆续获得上海市教委各类资助,主要包括:民办教育政府扶持专项资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项目、学生教育类项目、学生补贴类项目。十年来,学校共获得政府资助资金近2.8亿元。

(一)上海市教委民办教育政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

1.内涵建设项目:20280.58万元。

2009年起学校每年获得上海市民办教育政府扶持专项资金,2009-2014年期间,学校共获得资助项目47个,经费总额达20280.58万元,详见下表。这些项目主要用于学科专业建设(26项)、师资队伍建设(6项)、教学条件改善(4项)、信息化建设(3项)、国际化建设(2项)、校园文化建设(1项)、安全技防建设(5项)。学校对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导向非常明确,主要用于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其中26项用于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经费总额达13800.58万元,占这部分总经费的68.05%。各专业实验实训场地的建设和完善,是学校“应用型”定位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了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2.科研项目:904万元。

学校在2005-2014年共获得优青项目534万、民办骨干教师科研项目230万、民办科研重大内涵建设项目140万,共计904万元。

(二)上海市教委学生教育类项目:542.5万

1.学生素质教育类:125万。

青少年艺术教育“彩虹”行动:80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35万;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建设:5万;

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5万。

2.学生体育教育类:64万。

阳光体育推进专项经费:20万;

阳光体育与体教结合工作推进行动计划:22万;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22万。

3.易班建设专项经费:18万。

4.普通话测试专项经费:23.5万。

5.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248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海外游学项目:64万。

(三)上海市教委学生补贴类项目:5229万

1.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困难学生伙食补贴、征兵入伍学费补偿:3384万。

2.学生副食品补贴及食堂价格调节准备金补贴:1413万。

3.学生医疗保障金:432万。

三、民办教育政府扶持专项资金投入后的成效

(一)教职工年金制度

政府鼓励民办学校建立教职工年金制度,要求民办学校在依法参加国家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根据民办学校经济承受能力自愿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补充养老保险,以改善其退休后的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学校从2009年开始已为在编教职工购买了年金,民办教育政府扶持专项资金的投入保障了年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招生数、就业率、学位获得比例

学校设有招生办公室和就业办公室,专门负责招生和就业工作,2个部门现分别有专职工作人员3人,确保招生、就业工作稳定有序。

2005-2014年期间,学校的招生数从2622人提高到了3300人;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6%以上;获学位比例自2007年以后基本保持在98%以上。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果

?茺学历提升

学校共有21名教师在职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其中:国内14人(2人已获博士学位)、国外7人(3人已获博士学位)。

学校共选派54名教师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其中:美国瑞德大学28人,美国内华达拉斯维加斯大学1人,美国加州索诺玛州立大学1人,英国赫尔大学2人,英国埃塞克斯大学3人,英国爱丁堡大学1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1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人,日本创价大学3人,日本关西大学1人;另通过市教委民办教育处“强师工程”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8人,2015年将有4人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学习。

?茺国外访学

学校派遣教师参加国外访学(6个月以上)人数达16人,其中高级访问学者6人,普通访问学者10人;国外课程(3个月)研修4人。

?茺国外课程研修

已派遣4名教师赴国外课程研修。

?茺产学研践习

学校有33人参加市教委产学研践习项目,另外医技学院青年教师每年假期均安排5-6名教师去医院临床实习。

?茺其他培训

上海市教委强师工程各类培训达48人次,新教师培训32人,各专业骨干教师及科研能力等培训5人。

2015年暑假期间有两批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外语学院6名教师参加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那香槟校区英语强化培训,14名教学骨干参加赴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考察的培训。

?茺教学比赛获奖

2013年上海市第一届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我校1位老师获青年组二等奖,2位老师获骨干组优胜奖。

2014年首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我校1位教师获二等奖,1位老师获三等奖。

2014年首届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学校共推选6位青年教师参赛,其中:1位老师获二等奖,4位老师获三等奖,1位老师获优胜奖。

2013-2014年我校1位教师获第二届长三角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位教师获第四届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四)国际化成果

学校已经与13个国家和台湾、澳门的55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协议。每年聘请外籍教师30余名,40~50人次。上海市海外名师项目共4个。学生出国境学习603人。长期留学生38人(一学期及以上),短期留学生233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项目自2002年秋季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13届学生,总人数为866名。截止到2015年4月,參加该项目赴美留学的人数已达278人,通过该项目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已取得双学士学位的有221人,其中有170余人获得硕士学位。

(五)学生竞赛获奖

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竞赛,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奖数逐年增加。2011-2012年53次,2012-2013年70次,2013-2014年96次。

四、学校使用政府扶持专项资金中的问题

(一)重点项目不够聚焦,项目库建设有待推进

政府扶持专项资金的投入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顶层设计,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聚焦在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上,体现“扶新、扶特、扶强”的目的,而学校维持性、基本性建设需要靠自己的学费解决。由于学校经费来源单一,无法满足学校“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的建设目标,最初几年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重点还不够聚焦,最近几年已明显改善,但还需进一步聚焦在学校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上。

项目库建设是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学校的项目库建设还缺乏系统性设计,还做不到根据学校的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分年实施的建设规划。项目库中的项目储备也太少,特别是缺乏具有竞争力能够形成较强发展支撑能力的项目。

(二)项目过程管理不够完善,绩效考核有待加强

项目申报时,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做得还不够充分,预算编制还不够科学合理,预算和成本核算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的过程跟踪和信息反馈不够及时和到位,目前还是依靠纯手工操作,没有一个信息管理平台。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边界条件有些模糊,实际使用明细与预算明细内容有些不匹配。项目完成验收时,绩效考核目标不够明确。学校目前还没有出该政府专项绩效考核办法。

(三)团队建设不够重视,激励机制有待出台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获得的政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和改善应用型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这就要求项目团队非常熟悉本行业领域的核心技术,然而学校在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少,虽然学校在加快引进和培训的步伐,但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

民办学校普遍存在人员紧缺的问题,政府专项的建设团队存在同样的问题,人员配备不够齐全,各项目负责人一般是由院系领导兼任,他们既有教学任务也有管理任务,项目建设任务只能在他们完成以上两项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再进行,花在项目建设上的时间精力实在有限,而且目前学校还没有为他们落实项目建设工作量补贴,项目组其他老师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项目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挫伤。

五、学校管理政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的改进措施

(一)聚焦重点项目,推进项目库建设

学校对政府专项资金的管理遵循“总体规划、分年实施;集中使用、突出重点;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的原则。全校上下要从思想上重视项目库建设,按照学校的顶层设计和重点、特色专业发展要求,尽一切努力做好筹划和筛选项目工作。要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征集项目,论证项目,参与项目库建设,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态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全力推进项目库建设。要努力增加项目储备,学校设立总项目库,各单位要设立自己的分项目库,逐步建立起二级项目建设储备库,实行常年筛选、滚动储备。要提高入库项目的质量,不让低水平项目入库。对项目库的选择要从各单位优势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超前考虑市场需求,尽量做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二)完善过程管理,加强绩效考核

项目日常管理方面,建议学校成立相对独立的政府专项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长期深入地坚持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学校要根据这几年政府专项的执行情况,修订政府专项管理办法,制定政府专项经费使用办法。管理手段方面,要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项目的申报,监控经费的使用,并定期出具分析报告。

要提高项目的建设質量,必须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要特别重视前期的项目可行性调研,邀请企业行业参与项目整体设计。政府专项办公室要紧抓项目的执行率,督促项目组定期发布《项目进展月报或季报》,并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对完成情况较差甚至无法完成任务的项目采取暂缓、减少乃至停拨后续经费等措施。项目完成时,项目组在完成《结题报告》并附财务处和设备处共同出具的账物对应表等材料基础上,组织校内外专家组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和评议,出具专家组意见。有条件的项目,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中介机构实施绩效考核,发布《XX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学校要尽快出台《上海杉达学院政府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办法》。

(三)重视团队建设,出台激励机制

良好的团队是建设高质量项目的基石,要努力营造项目团队的建设和激励氛围。在项目立项之初,首先,要思考如何组建一支高效的老中青结合的项目团队,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对项目管理人员每年要提供1~2次培训机会,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对项目建设人员,要经常提供校外考察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企业行业最新技术和动向;同时,要积极吸纳企业行业人员参与项目建设,校企合作的专兼职项目团队是应用型学校高效完成项目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了保护项目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要尽快出台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落实工作量补贴或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1]段云华.地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2(04).

[2]付剑茹,部雅玲.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的实证研究:基于财政拨款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08).

[3]臧兴兵.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12(02).

猜你喜欢

政府学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