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滚滚万象新天 阔步前行筑梦齐鲁
2016-04-29晓丹孟红兵乔士华
晓丹 孟红兵 乔士华
1978年12月18日,首都北京瑞雪飞扬。这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召开。历史记住了这一天,这一天也创造了新的历史。这个雪白的日子,成为中国历史又一个崭新的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山东大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党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作风,在这一代党员身上一脉相传,成为百姓的依靠、民族的脊梁。在这群共产党员的带领下,齐鲁大地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功高不改忠贞志 位尊难移公仆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山东涌现出众多党员楷模,其中,援藏干部孔繁森三次进藏,历时十载,情洒雪域高原,被誉为“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原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敢闯敢干,创新创业,离任18年仍被百姓传颂,被誉为“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
>>孔繁森
在20世纪90年代,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他就是孔繁森。
1979年,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听从党的召唤赴任西藏,并暗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这块神圣的土地,献给勤劳、勇敢的西藏人民!
第一次进藏工作,孔繁森被任命为岗巴县委副书记。三年间,他走访了全县每一个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研究脱贫致富的门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88年,孔繁森挥泪告别风烛残年的老母亲,再次服从组织安排进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四处奔波操劳,在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他的深深足迹。
1992年的夏天,墨竹、贡卡等县发生了强烈地震,孔繁森领养了三个无家可归的孤儿。由于下乡时他总是用自己的钱物救济别人,已身无分文,为照顾抚养这几个孩子,年近50岁的孔繁森,先后三次到血库卖血。这比血还浓的炽热情感,这博大、深沉和无私的爱感动了藏区人们,感动了整个中国。
1992年12月,孔繁森再次服从组织安排,前往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阿里地区任职。1994年,阿里遭到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的孔繁森顾不上休息,毅然前往灾区指挥赈灾。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原反应引发剧烈头痛。那一天,深感生命危在旦夕的他,支撑着身体给妻子写下了这样一封信:“我在哪里发生了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在他的带领下,全区没有冻死饿死一个人,可孔繁森却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一场车祸中不幸殉职,时年50岁。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6元钱存款;二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就像许许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献给了西藏高原的先辈那样,党和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也把他那高大的身躯融入这片壮丽、神奇的土地。
>>王伯祥
“共产党人同安泰一样,其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永远立于大地上,始终同他们的母亲——人民血肉相连。”这段文字摘自被寿光人民称为“百姓书记”的王伯祥的手记。在1986年到1992年的五年任期里,王伯祥只干了三件事,却件件事关民生——把寿光菜卖遍全国,完成了对寿北的改造,使寿光工业产值翻了两番。如今的寿光是举世闻名的蔬菜之乡,在当地百姓的眼中,这都要归功于这位百姓书记的巧思苦干。他带领干部群众,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识胆略,把曾经大白菜成灾的寿光变成“中国蔬菜之都”,把穷寿光汉变成了万元户,自己却始终住在四间旧平房里。从寿光离任时,一辆130小货车就拉走了他一家的全部家当,王伯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县委书记的使命与责任,成为被百姓爱戴的好书记。20多年过去了,这个切切实实改变了百姓生活、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的人,百姓也时时刻刻把他放在了心上。他们说,时代在改变,但那个蹲在地头,一头钻进大棚里、一脚踩进泥泞里,把父老乡亲捧在手心、暖在心窝的“伯祥书记”,他们一辈子不会忘。
“乌纱算什么?百姓最重要!”那一年,王伯祥人民至上的精神让人心潮澎湃,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改革开放30年,时空跨越,共产党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精神却在王伯祥这样的好干部身上一脉相承,“奉献自我、以济天下”的精神在当代也依旧鲜明。
>>崔学选
2008年5月12日,8.0级强震瞬间摧毁了秀丽的巴山蜀水,数百万生命翘首盼援。9300万山东人民闻风而动,数十亿救灾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5月29日,潍坊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崔学选辗转来到北川县桂溪乡。从此,他的命运与北川紧紧连在一起。
对板房的质量要求,崔学选近乎苛刻。有一次,他发现一处窗户横梁有点变形,刚刚还笑眯眯的他立刻黑下脸来,责令施工人员马上拆下来。他说:“我们绝对不能给山东人抹黑!”3369套板房建好了,崔学选窝在帐篷里却一住就是3个多月,他说:“只要有一名受灾群众没住上板房,我们绝不能搬进去!”临时安置阶段后,是更为艰巨的三年援建。本可以回家的崔学选选择留了下来。同年7月3日,崔学选被任命为山东对口支援北川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新县城建设组组长,更加艰巨的任务开始了。
然而,9月6日晚,崔学选被诊断为乙状结肠癌晚期,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北川。第一次手术后刚刚醒来的他,就迫不及待地问妻子:“我什么时候能出院?”随着病情不断恶化,2009年3月27日,他接受第了二次手术。打开一看,癌细胞已经布满腹腔,手术无法进行,只得再缝上。无法重回北川的他心急如焚,他说:“我要赶紧出院回北川,那儿有很多事等着我!”听闻此话,周围的人心都碎了。
信念支撑残躯 奉献点亮人生
>>张海迪
“翅膀断了也要飞翔。”20世纪80年代,张海迪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
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张海迪开始了她轮椅上的人生。病魔是无情的,但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无法上学,她便在家中自学完成自小学到研究生的所有课程。15岁随父母下放农村时,她给当地的孩子教书,为乡亲针灸治病,受到大家的赞誉。
张海迪的愿望是当一个人民的好作家。1983年,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散文集《生命的追问》等。多少个没有暖气的夜晚,她趴在桌上一行行地写,一连几个月,两腿都是浮肿的。张海迪说,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种艰苦奋斗、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万千残疾人,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1983年,张海迪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为她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1990年,张海迪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山东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多年来,张海迪在坚持学习和创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把五万元稿费送给她下乡的那个村子;为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送去四万元稿费……张海迪始终热心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她说,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8年,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主席,她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她说:“残疾人事业的进步需要无私的奋斗者,我愿做一个这样的人。”张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并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张海迪是中国新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朱彦夫
同样被誉为“当代保尔”的还有朱彦夫。“在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伤残后自强不息。当兵,他是一个好战士;务农,他是一个好干部。他的事迹,他的精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完全称得上广大党员的一面旗帜,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朱彦夫以自己的生命之光,体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和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追求。
朱彦夫1947年入伍,1949年入党,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等上百次战役,多次负伤,三次立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成为一级伤残军人。铁血男儿变成重残之躯,朱彦夫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等国家照顾、靠人民供养,也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把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作为支撑人生的脊梁,勇敢地向人生极限发起挑战。在苦苦练习了自理能力和苦学了两年后,朱彦夫挑起了建设家乡的重担,于1958年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5年。
朱彦夫所在的张家庄,是一个穷山村。他不顾伤残之躯,拄着双拐,拖着假肢,爬山头,进田间,访农户,带领群众治山治水。假肢把伤口磨出血,他胶布一贴接着干。在他的带领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建设成了全乡的先进村。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荣获“身体虽残 干劲冲天”的锦旗。
年近60时,朱彦夫再次向人生的极限发起挑战,要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记下来,在感悟到的人生真谛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于是靠着那只视力仅有0.3视力的右眼,他用残臂抱笔,开始了创作之路,顽强地以自己的赤心写书,以自己的热血汗水写书,以自己作为一名革命战士和共产党人的顽强意志写书。就这样,朱彦夫支撑着特残、多病、年老的身躯,历时7年,屡经挫折,几易其稿,多次病倒,终将一部33万字的《极限人生》奉给了世人。
艰苦奋斗创辉煌 改天换地铸新篇
>>王乐义
1989年,大年初六,王乐义就带人去了东北考察冬天种菜的经验,感动了本不愿透露经验的东北菜农。对比寿光老式的温室大棚,他发现东北菜农的大棚靠山而建,地理条件比较特殊。回来后,王乐义一头扎在大棚技术革新上,成功研制了适合平原地区推广的不需加温的冬暖式大棚,走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让三元朱村一下子冒出17个双万元户。
此时,王乐义却做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选择,“三元朱村不能把这个‘利‘专起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第二年,王乐义就任寿光市冬暖式大棚推广小组技术总指挥。一年下来,他跑了足足有4万多公里,困了,车上打个盹就算睡觉了;饿了,吃点面包香肠就是一顿饭。这一年,仅大棚种植这一项,全县就增收6000多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2005年4月7日,国家领导人视察三元朱村,希望王乐义“要把蔬菜种植技术一如既往地向全国传授,促进农民增收”。他带着组织的嘱托,于当年8月冒着酷暑到新疆、青海、陕西等地指导蔬菜生产,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行程3000多公里,帮助那里的农民兄弟解决了大量的蔬菜生产技术难题。
1992年,王乐义又开始试种无公害蔬菜,并试种成功,这是我国最早创立的蔬菜种植业的“绿色标准”,直接引发了蔬菜产业的又一次革命,奠定了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地位。
>>刘嘉坤
“山路十八弯,山上人间地”,说的是沂蒙山区的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山村。岁月的流逝几乎没有给这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留下任何印记,除了多了几间用石块和茅草搭起来的屋子外,村民的生活依然艰难无比。1985年,这里的贫穷因为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而改变。村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闻名全国,竖起了一面“九间棚精神”的旗帜。
上任后,刘嘉坤就带领村民们投入到“架电、修路、建扬水站”的大会战中。靠着“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吃气”的奉献精神,他团结和带领全村共产党员和群众,自筹资金23万多元,先后架设了输电线路6000多米,修建盘山公路和环山路16公里、扬水站3座、蓄水池38个、水土保持林木8万多株,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管。
九间棚也因此成为全国艰苦创业、扶贫开发的典型,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誉为“沂蒙山区的一颗明珠”,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1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以及数十万名其他干部、群众前来参观考察、调研学习。
1999年春天,刘嘉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创业,创立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培育推广金银花等名优农林果苗木,为农业发展闯新路。平邑县是闻名全国的“金银花之乡”。2001年11月,为充分发挥平邑金银花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平邑县金银花协会,迈出了开发金银花的第一步。后来又发起成立了平邑县九间棚金银花专业合作社,成为目前平邑县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当地金银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如今,刘嘉坤被誉为“金银花产业界的袁隆平”,是做大做强中国金银花产业里的一面旗帜。他常说:“作为农村干部,自身要正,办事要公,账目要清,工作要硬”。无论是修路架电整山治水,还是创办企业建立科技园,他始终冲锋在前,吃亏留给自己,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奋发有为实业报国凝心聚力实干筑梦
>>李登海
1970年,从美国考察归来的李登海了解到,美国最大的种业公司先锋公司,当时的玉米产量达到了一亩地1250公斤,创建先锋公司的老板华莱氏也是个农民,却当上了美国的农业部长、副总统。这对李登海震动很大。从那时起,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提高我国玉米产量和科技进步做贡献成了李登海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和追求。
在当时有机肥料不足和化肥奇缺的情况下,李登海亲自带领农科队员干农民所说的“三大苦”,即“打炕、扔粪、拆破屋”。1972年,亩产第一次过了千斤大关,在家乡亩产只有300斤水平的贫瘠土地上,他第一次看到玉米高产的希望。
作为一名农民育种专家,李登海深知,要比农民还要更能吃苦,要始终牢记肩负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在最短的时间里为国家、为农民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1979年,“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新纪录;1989年,“掖单13号”亩产1096.29公斤,创造了夏玉米世界纪录;2005年,他们育成的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新纪录……30多年来,李登海先后7次创造了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同时创造和保持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从1978年到海南岛进行冬繁育种,李登海已在海南度过了30多个春节。30多年的海南育种,从家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历经千辛万苦。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育种家,一生搞高产攻关,进行玉米育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农民多打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能把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把最好的种子交到农民手里,这是一个农民科学家最大的幸福。
李登海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奉献国家的事迹激励着千百万农村青年拼搏创新,奉献社会。李登海的事迹被各级媒体广泛宣传,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他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名感动中国人物”和“第二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荣誉面前,李登海最喜欢别人称呼自己“农民科学家”。对“农民”这两个字,他最有感情;对“科学家”这三个字,他觉得是激励和鞭策。他就像一棵永远上冲的玉米,活一天,就为国家奉献一天!
>>许振超
许振超是青岛港一名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基层队长,与集装箱装卸桥打了20多年交道,尽管码头设备更新了好几代,老许和工友们却从没有在新技术面前低过头、服过输,还创造了世界第一的装卸效率,为企业争了气,为国家争了光。
1984年,青岛港成立集装箱公司,因为肯钻研、技术好,许振超被挑选为第一批桥吊司机。桥吊上最神秘的就是电气控制系统,这也是外国厂家保密的核心技术。为了摸清桥吊的全身电路神经,许振超下足了功夫,他借来备用的电路板,每天一下班,就盯着电路板的上千个焊点、几百个电子元件,一笔一画地绘制草图。眼睛累得看不清了,就从冰箱里取出事先准备的毛巾,捂上清醒一会儿。就这样,整整钻研了四年,他绘制、标注了厚厚的两本图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桥吊技术手册。他说:“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同样无愧于时代。”
进入新世纪,青岛港拥有了一流的码头、一流的设备。硬件上去了,许振超想干出世界一流业绩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2003年4月27日,“地中海法米娅”轮靠泊青岛港。当天晚上,振超团队在这条船上发起了冲击世界纪录的攻坚战,用6小时15分钟,完成了全船3400个标准箱的装卸,一举创出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个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个自然箱的世界纪录,“振超效率”由此诞生并走向世界。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日渐转变,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港口的轮胎吊是耗油大户,而且废气排放量大、工作噪声大,许振超从2005年起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轮胎吊“电动化”技术攻关项目。经过多次的实验,他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瓶颈,直接采用工业电网供电,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了“全国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许振超常说:“只有国家富强了,咱们工人才能有地位、有作为。无论起点多低,岗位多平凡,只要勤学习、肯进取、敢开创,就一定能够不断进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