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传》评析
2016-04-29王飞飞
王飞飞
《沈清传》是朝鲜文学史上古典小说之一,沈清被人歌颂为孝道之至的女性典范,也是朝鲜历史后期女性孝道的楷模。孝女沈清人物的出现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沈清投河后变成莲花被送进宫中成了皇后,最终在皇帝举办的盲人宴上与父亲相逢,父亲眼睛因沈清一声呼喊也复明了,皆大欢喜。小说最后的结局也与历史背景有关,同时折射出人们的内心愿望。
一、《沈清传》小说梗概
一位名叫沈学圭的盲人,家住黄州桃花洞。两班(古代高丽和朝鲜的世族阶级)之后,家道逐渐没落,沈学圭年过四十才得一女取名沈清,出生七天后母亲不幸去世,沈学圭只得抱着沈清走乡串街讨饭度日。及至沈清六岁,拉着父亲的手四处乞讨,乃至11岁时沈清可以独自出门讨饭来赡养父亲,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一次傍晚,沈清出门要饭未归,父亲沈学圭担心便出门迎接,却不慎跌入水中。恰逢梦云寺的化缘僧将其救起,然后告诉他说:“若你能向寺院施三百石米,赤诚祈祷,眼睛便可复明。”沈学圭听信僧人的话,当即在化缘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回家后才想起自己困窘,十分懊悔。沈清回家看到父亲面色忧愁,且得知了事情缘由,便先宽慰父亲,自己暗自思考如何解决。第二天,沈清听说南京商船经过此地需要祭奠大海,便毅然决然地卖身换取三百石米,与父辞别后投身于大海。沈清的孝感动天上的玉皇大帝,命令龙王接沈清去龙宫,且在此沈清见到了自己的母亲。恰逢皇后驾崩,悲痛不已的皇帝在御花园见到了被包在莲花里送来的沈清,并册封其为皇后。
沈清请求皇帝为其寻父,特此设宴款待盲人,沈清大声呼喊出现在宴席上的父亲,沈学圭两眼挣扎着睁开,看到了自己的女儿,自此父女团圆。
二、历史背景
沈清故事创作于封建势力仍占统治地位的李氏朝鲜末期,封建势力依然很庞大,但是却不能阻止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18世纪的朝鲜,手工业崭露头角,而此时商业活动的增加促使朝鲜与日本以及我国清朝之间的贸易频繁,人参﹑海参﹑桑皮纸﹑谷物等各行业的商品货物流通频繁,促进了与日本及我国清朝的贸易繁荣发展。
经济领域内的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阶级分化,以商人和手工业为中心的市民阶层开始活跃于政治舞台。农民一边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一边受高利贷的压榨。被剥夺基本权力的农民,有的沦为佃农或雇农,有的则沦为雇佣劳动者或流浪者。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部分贵族趋于没落。
在思想领域,以朴趾源与丁茶山为代表的实学派人物反对李朝封建统治者所谓的“文体纯正”,主张“利用厚生”与“实事求是”,极力提倡研究现实问题,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在文学上反对盲目仿古与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对实学派思想及近现代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在这一社会思想基础上出现了平民文学。金天泽编纂的《青丘永言》和金寿长编辑的《海东歌谣》等相继问世,口传的时调逐渐成了定型的书面文学,口头流传的故事逐渐形成了小说,出现《沈清传》《春香传》《兴夫传》《两班传》等多部小说。这些作品正是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折射出封建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觉醒,明确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想要摆脱封建束缚的强烈愿望。小说《沈清传》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三、《沈清传》评析
关于《沈清传》的思想内容,历来说法不一,如何看待“孝道”和“灵验”问题,是正确评价这一传记的关键所在。在以儒家三纲五常为统治思想的李朝封建社会里,沈清对父亲极尽孝道的行为,具有儒家的孝道观念是毋庸置疑的。在李氏朝鲜时期,读书人不外出下地耕田经商,只以书为主,及第就可以拥有功名利禄。时人以经商或经农为耻,崇尚儒学,以国为重。可惜沈学圭家道中落,自己也是盲人,但却依然保持书生的作风。他没有去下田耕地,而是以乞讨为生。沈清出于孝道,11岁时就独自要饭养活父亲,后来为了能让父亲眼睛复明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在儒家看来是至极的孝。我们不能以现代观念来看到当时的孝,而评价其为愚孝。《礼·祭统》中记载:“孝,从爻从子。效也,子承爻(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也,善事父母也。顺於道,顺天之经;循於伦,循地之义。”《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孟子也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故此,沈清义无反顾地为父亲献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父亲解忧。这是儒家所提倡的孝,沈清所表现出的孝毋庸置疑,无可厚非。虽然很多人批判说这是“愚孝”,但我们要看到当时社会以儒教为政治思想下沈清的选择是孝的表现,若被当时的人知道捐献三百石米就可以换取父亲的眼睛复明而沈清却没有去做,沈清怕是会受到众人的谴责。为了父亲,沈清必须牺牲自己,她是封建势力压迫下的牺牲品。故此,沈清投河后,村里人都痛哭。其实,村里人哭的并不是沈清的死,而是别无选择背后的无奈。
最终,沈清被玉皇大帝所救,变成莲花送入宫中当上皇后,与父亲团聚,父亲眼睛也复明,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局反映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沈学圭相信献上三百石米后便会复明,折射出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盲目迷信。在生活中备受蹂躏的人们,需要精神支柱继续支持自己走下去,当人们发现佛教并没有减轻精神痛苦,或者当时的佛教也受封建影响逐渐失去原本慈善为本的本质时,人们失望了,人们绝望地发现佛教也不是曾经的佛教,佛教失去了原有的本色,人们迫切希望能有另一位神人来救赎。在这种思想状态下,道教再次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并不知道玉皇大帝是否真实存在,就像人们不知道佛教中佛祖是否真的存在一样,当然,劳动人民也不会去思考他们是否真的存在,只是想心灵有所寄托。玉皇大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极界第一位尊神,居住在玉清宫,民间信仰中认为其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各部神佛,下辖七十二地、四大部州、掌管天上诸神仙佛,以及凡间亿万生灵,因此被尊称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人们盼望玉皇大帝的恩典能够到来,盼望玉皇大帝在天上能看到人们的疾苦,于是就在小说中设计这一环节,让玉皇大帝来搭救沈清,“好人有好报,善人有善报”,沈清经历诸多磨难后地位得到提升,坐上了皇后的位子,然后因沈清的孝,沈学圭的眼睛复明,父女团聚。
四、结论
《沈清传》里面包含了儒佛道等思想,笔者仅从最终结局来分析沈清的孝道,认为沈清的孝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且沈清投河换取三百石米是儒家提倡的至极的孝,最后却被玉皇大帝所救是基于当时的道教思想,折射出人们期待被救赎及生活幸福的愿望。
(陕西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