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那三座高高的坟茔
2016-04-29王卓
王卓
北京301医院,一位近百岁的老人用衰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走……后,把我……葬……在……胶……东……”“槐树沟村,放心吧……”老伴噙着泪水哽咽着说,老人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小强,今天一百五添土(胶东清明祭祖风俗),别忘了给你宋奶奶添土啊。”朱老太嘱咐着儿孙们。“哎呀,老奶奶,都什么时候了,还守着这老一套。”朱睿是朱老太的曾孙,和爸爸朱强回来祭祖,就爱和老奶奶耍贫嘴。“你懂什么,小孩子家。”朱老太幽幽地说。
一阵忙碌,上坟的人走了,淅沥小雨如期而至,朱老太站在门口望向槐树沟,村里人家家户户携带祭品在雨中慢慢走向祖先的安息之地。“一晃七十多年了啊,宋大姐,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啥啊。”往事悠悠浮于眼前……
“鬼子要进村了,快跑!”那时的自己是人称菊子的年轻媳妇,儿子小福才一岁多。丈夫有事进了山,听到喊声自己忙和宋大姐抱着孩子拎着包裹,随村里人朝山里的槐树沟跑,那沟很深,树很密,最好藏人。进沟不久,就听见枪声到了山脚下,小福子忽然在怀里哇哇大哭起来,就听见沟外有二鬼子的声音:“山上有小孩哭,快搜山。”这时只听宋大姐说:“菊子,你哄好孩子,我把鬼子引开。”“不行,太危险了。”“鬼子注意到这边了,让他们发现全村人就完了。”说完就抱起包裹朝山上跑去,外边有声音喊,“有个女人抱着孩子朝山上跑了,快追啊。”沟外响起了枪声……“宋大姐,多亏你啊……”朱老太喃喃自语。
“老奶奶,我们回来了。”朱睿一进门就嚷嚷,朱老太听了,忙喊道:“福子,你过来。”七十多岁的朱福忙走向前,“娘,放心,多少年了,忘不了。”说完,朱福的眼睛有点湿润。“老奶奶,我看全村人都在那两座大坟前跪拜添土,难道里面埋的是全村的亲人?”“小孩子,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哪。”朱睿听得一头雾水。
“叮铃铃!”朱强忙接了电话,挂完电话,一脸惊愕。“啥事?”朱老太见状忙问。“奶奶,县里来电话说,一位老抗日英雄的家属要把这位英雄的骨灰葬在咱们村,还说一定要找到你。”“老抗日英雄,谁?为啥?”朱福忙问儿子。
“没说。”朱强说。“一定是他。”朱老太语重心长地说。“谁啊,老奶奶?”朱睿忙插嘴。“这事说来话长了,也该到你们知道的时候了。”
伴着窗外飘洒的细雨,朱老太又给子孙讲起了这个湿润润沉甸甸的故事。
“抗战时你太爷爷参加了南山游击队,1943年春天,一支医疗队从青岛转移到沂蒙山区,由于叛徒告密,在南山遇上了小鬼子,南山游击队负责掩护工作,跟小鬼子打了一晚上,医疗队得以通过,可是有些伤员不能跟部队转移,就在山村里隐藏起来,咱村的两位伤员就安排在咱家,男的就是徐大哥,女的就是宋大姐。徐大哥伤得重,宋大姐伤轻一些。宋大姐装成我姨家表姐,说是家里让炮弹炸了,来山里躲一躲。徐大哥病得厉害,只好藏在地窖里,后来风声紧,就转移到山洞里。宋大姐的伤刚好,鬼子就进村了……”朱老太哽咽了,拭着泪讲了宋奶奶为救全村人牺牲的事。“难怪全村人祭拜大坟呢,可是还有一……”朱睿忍不住问。
“村里人偷偷地把宋大姐埋在槐树沟前,可能你宋奶奶的事引起鬼子的注意了,来咱村搜了好几次。你太爷爷只好在深夜偷偷地去送,不料……”朱老太说不下去了,朱强怕奶奶伤心过度,忙示意朱睿不要问了,拥抱着饱经风霜的老奶奶。
前尘隔海,往事如梦。火车上九十多岁的徐老太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妈,看什么?”一位六七十岁的妇女好奇地问。“到山东了,山东发展得真好啊。”“妈,爸爸就是在这里被救的?”“是啊,你爸爸一辈子都忘不了,为了救他,朱大哥被鬼子活埋了。”“啊?”妇女的惊呼引来周围诧异的目光。
西风催开花千树,连山春雨润万物。在飘洒的春雨中,全村人伴着徐老太走出村子,缓缓走向槐树沟,槐花如雪,芳香弥漫天际。槐花沟前一座新坟高耸在两座高高的旧坟中间,那么亲密,一如当年烽火岁月中的真情守护。
(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