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增强“做事之基”
2016-04-29吕智
吕智
加強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是做好人大各项工作的基础,为常委会不断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需要,更好依法履行职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5年,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宣传稿件270余篇,区级媒体220余篇,实现了“模式化”向“多样化”、“会后新闻”到“现场新闻”的华丽转身,为全区人大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譬如,在去年开展对2014年度区级财政决算专题询问时,首次通过“掌上大足”“大足网”对专题询问进行现场图文直播,便受到广泛点赞。
“这得益于区人大常委不断加强机构建设,组建起宣传工作创作小组,群策群力打造精品力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铭说,有人才能做事,有能干事的人才能干好事。
加强常委会机关机构建设
合理设置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关系,对常委会有力、有效和有序开展工作至关重要。
大足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地方组织法》“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它工作机构”的规定,合理设置和逐步规范常委会的内设机构,解决机构设置在数量、名称、规格等方面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促进人大内设机构建设向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2012年,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大足区人大常委会设置有1个综合办事机构,即常委会办公室;6个工作委员会,即财经工作委员会、农业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其他机构2个,即信访办公室、宣传信息中心。
“我们对机关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充实,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机制,保证区人大常委会的机构设置和工作力量与承担的职责相适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仲伦介绍,譬如区人大常委会设有正处级宣传信息中心,核定事业编制lO名。“我们也才能组织起宣传工作创作小组。”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在机关、镇(街)人大(工委)和“一府两院”中发展通讯员80名,以适应“信息中心牵头、人大委室为核心、镇街人大为主力、‘一府两院支持、新闻媒体配合”的人大宣传新格局。
2014年,区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印发了《中其重庆市大足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对人大在机构建设、干部培养、镇街工作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据悉,此次会议后,该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会议成果增设3个行政编制的预算工委,下设预算监督科。
“同时,一并理顺其他工委职能,设经济城环工委,下设经济科和城环科,承担以前财经工委剥离到预算工委后剩下的其他职能,并更加凸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陈仲伦说。
为基层人大增动力添活力
为提高全区人大工作整体水平,区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支持镇街人大机构建设。
通过与组织部门沟通交流,积极协调将年轻有活力、政策水平高、法律意识强的干部充实到镇街人大工作。2015年,调配了4个镇人大主席,从全区人大系统提拔3名科级干部,既加强了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又增强了人大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动力。
据悉,全区27个镇街中,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平均年龄约42岁。27个镇街人大均设置办公室,配备人大办主任享受正科级待遇。同时,在各镇街分别选择1-2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担任人大专职工作人员,专心从事人大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镇街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2015年6月9日,区人大常委会下发《重庆市大足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办法明确将对区“一府两院”派出机构实施监督列为街道人大工委主要职责之一,逐步推动街道人大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当年7月29日,区人大常委会任命6个街道人大工委共计40名委员,为各街道人大工委健全了组织、增添了实力。
“这份任命书对我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包含着人民群众对我的期望,也包含着区人大对我的信任……”被新任命为双路街道人大工委委员的李伯军说,“我一定会认真做事,不辜负群众的期望和人大的信任!”
“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强镇街人大工作实力,对确立镇街人大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成效、扩大人大影响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黄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