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培养了谁居然是一个难以破解之谜
2016-04-29张育仁
张育仁
突然想到这个看似荒唐但不失严肃的问题,倒不是因为我对贪官污吏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或者兴趣。说实话,我是在报纸上受一些名校自我宣传鼓吹的启发,才生出这个古怪念头。
一些名校或准名校在自我吹嘘时频频露出马脚来——大凡在校庆之日,或者每年生源大战之时,为了扩大影响以广招徕,竞相在宣传套路上虚张声势。除了重温历史大挖传统资源之外,最拿手的是不厌其烦地开列可资炫耀的“名人”清单。
按媚俗套路—般是这样写:本校建校若干年来,共毕业学生XX万名。行文至此往往笔锋—转,突出亮点:培养了名人多少。这些名人主要包括高级别的官员、企业家、演艺大腕、知名学者、高考状元等等。名校与名校间的暗暗较劲也主要表现在这一块,而很少看到它们在培养了多少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和各类合格人才方面的强调和比试。
除了按照庸俗“成功学”的标准在显眼位置突出这些名人外,还重点突出他们的职衔和地位。有的夸耀说某科学院院士、某影视明星、某商界富豪是它“培养”的;有的更骄傲地宣称某市长、某省委书记,甚至某国家领导人也是它“培养”的。
不错,这些名人小学或是中学时期的确在这些学校念过书,接受过其应接受的国民教育,这符合历史的逻辑。不符合逻辑的是,你能说当年的那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是你把他“培养”成院士、明星、市长、省长甚至国家领导人的吗?
假如真有这种“培养”的秘诀或先进模式,事情就好办了——我们干脆与这些名校或准名校签订培养一纸合同:我送一名幼儿或者小学生、中学生来,你负责把他“培养”成局级官员、厅级官员、歌王影后、商界500强入围者、中科院院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相信你有这种“培养”的高招和能力。
一个人成长为名人,当然与各阶段的教育有关,这是一个艰苦复杂的接力过程;但是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有社会、家庭,智力和非智力等等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广而言之,比如说法律环境、道德环境、文化氛围、经济条件等。
难道我们能独揽以作炫耀的本钱吗?我甚至见过某幼儿园的宣传广告,居然大言不惭地笃定说,某某市委书记、某大科学家是它“培养”的,岂不令人喷饭?!这样的非理性张扬和病态的心理狂躁,不像是一个具有文明风度和法理精神的教育单位作派。假如要打官司的话,你有何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些名人的确是你“培养”的?
既然喜欢张扬名人以广招徕,那么为何同是名人的一些官员犯案前后在其母校的待遇截然不同?这些名人东窗事发前曾一再被他们的母校大肆张扬。奇怪的是,出事以后母校就把他们彻底赶出了“培养”的名单。没有哪所母校敢勇敢地说“某大贪官是我校培养的”之类。
客观地说,某个学生后来成为了贪官,的确与当年的学校没有直接关系,有什么必要讳莫如深?哪有“母亲”如此势利对犯有罪错的子女翻脸不认的道理?我倒以为,母校能够适时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对现在的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甚至有勇气将该生“请回”母校现身说法,才是大度之举理性之举文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