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大的树
2016-04-29张炜
张炜
关于李白和杜甫,更有韩愈等杰出人物留下的一些“干谒”文字,许多人会为他们感到惋惜。其实远早于他们的时代,那些“毛遂”们就已经很多了,纷纷“自荐”成为盛大风气,而且有着堂皇的理由:生逢盛世,敢不为君所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最有名的句子,集中说出了这样做的志向和理由。这样的情形以战国时期为最盛,到了唐代这样的“盛世”,也就延续下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注意的往往是极有名的历史人物,其实比他们名声小一些的人即便做得更甚,却没有多少人援引。如唐人符载《上襄阳楚大夫书》中写道:“天下有特达之道,可施于人者二焉。大者以位举德,其有自泥涂布褐,一奋而登于青冥金紫者也。次者以财拯困,其自粝饭蓬户,一变而致于膏粱广厦者也。”可见当时是颇有人寄托这“特达之道”的,梦想着“一奋而登于青冥金紫者”。这种“一奋”者从古至今总未绝迹,而且有古例可傍,所以此类风气只能愈演愈烈,闹成“跑官要官”的现代版,成为数字网络时代的另一道风景。
任何一个人面对时代的潮流、世界的潮流,都不可能岿然不动,只是程度会有所不同。举例讲大风来了,真正的大树枝叶在动,但主干是不动的;再小一点的树,枝叶动主干也要动;更小的树如灌木之类,几乎就要匍匐在地了。
一个人要有足够的自持力,就必须长成一棵大树。可是放眼看大地植被,最多的不是大树,而是小树,草木灌木最多。在这个风力很强的时代,只有长成一棵大树,这样大风来了,枝叶可以动一下,主干还不至于偏移。但是一个人无论多么了不起,无论是多么大的树,丝毫不为所动也是不可能的。石头才不动,而人至多是一棵有生命的树。
这也正是我们开始所讲到的话题,就是今天为什么找不到一个有资格设坛讲学的人。因为我们找不到一棵足够大的树,它已经像一个活化石了,那样就不为时代风潮所动了。他可以生活在个人的世界里,做自己的大学问,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设坛讲学。一个人博闻强记,知道的事情很多,足迹遍及几大洲,穿梭在大学里,总是夸夸其谈,是电视台等媒体上的活跃人物,设坛讲学恐怕就难了。哪怕他算是一棵不小的树,每刮一阵风枝叶就会不停地抖动,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要用这抖动的声音去回应自己的时代,回应周围这个世界。
他的声音散布在风中,而这声音都是我们大家似曾相识的。
在真正能够设坛讲学的人面前,大家没有多少参与的份儿,而只有倾听的份儿,他送给我们的,必须是个人的声音。这声音我们会感到陌生,其高度达到了不容别人置喙的程度——一般人够不到他。
而我们自己是什么?好比草,好比灌木。
从李杜他们的“干谒”说到现代,我们惯于嘲笑单纯迂腐的“书生”,岂不知“书生”只是一个基础,其他另讲。连“书生”都不算的人,其实缺乏的正是一个进入人文社会的基础。在所谓的“英雄史观”那儿,从来不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事物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英雄就是英雄,英雄是不同类型的。单讲思想,还需要重视个体的力量,个体才有进行思想的巨大能量。所以我们应该强调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强调发挥个体的力量,修好个体。
修好个体的条件有许多,检验个体力量如何,其中的一条就是看其独处的能力有多大。
独处是一个了不起的能力,能够很好地独处是困难的。有人讲独处不就是一个人待着?是的,看来再简单不过,其实是再困难不过。环视周围,哪一个人能独自待下去,待得健康?一个人待得太久要出事,孤独症,忧郁症,各种各样的毛病都出来了。独处也并不是一个人在斗室里冥思,不是打坐——这些当然也是独处的一种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方式,是独自与另一个生命沟通和对话,比如阅读。有人说,一个人在那儿看大片,看网络图片,那不是独处吗?当然不是。因为跟这个时代最芜杂混乱的声音和声像搅在一起,是热闹而不是独处;要沿用相对传统和沉寂的方法——一个族群使用最久的一整套系统符号,即语言文字——跟另一个时空里的生命沟通,这才是独处。阅读是最好的一种独处方式。
这里的阅读不是广义的阅读,而是狭义的阅读。再狭义一点,只读那些经典,各种经典。经典来自时间,不是来自乌合之众。一窝蜂拥上去的书往往是乌合之众的读物。好书也是能够独处的,它们不怕偏僻寂寞,那我们就来读它们。人的见解确实是有高低之分的,读那些高人赞不绝口的书,一般更会有意义。一个人不学习,连文明的基础都不具备,却化入了“群众”之中,于是就成为一些人开口必赞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多么可疑。
经典来自时间,要到时间的深处打捞。比如说读几百年前、几千年前,那个时候留下来的经典。时间是有积累有利息的。平时光知道钱有利息,可是时间的利息更大,时间是个很神秘的东西。我们读陈子昂、李商隐、白居易、岑参,读屈原、李白、杜甫、张九龄、王之涣,看西方的那些英雄史诗,如《贝奥武夫》,而后会惊奇:一个遥远时代中生活的人,怎么可以写出这种色彩和基调的诗章?它是如此地深邃迷人,如此地具有时光的洞穿力,其光芒一直投射到今天,投到我们的身上,还是强烈炫目。
这两天我们讲李白和杜甫,因为他们支撑着中国文学与东方文明的天空,是其中的两根支柱。既然如此,就可以拿出时间好好读一下他们的原典。中国研究他们的书汗牛充栋,有余力再读这些文字,看看他人是怎么看待李白和杜甫的?有些篇目可能是无聊的,因为从古至今都有个去伪存真的问题。在匆忙的数字时代里,我们花上一些时间研究这样两个人物,完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