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世界”和“人本身”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6-04-29胡愈志
文/胡愈志
从“现实世界”和“人本身”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胡愈志
摘 要:高中生哲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也应该是大多数高中生最熟悉的哲学家,然而在“记熟背硬”教材中所教授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如果我们将马克思哲学放置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做一考察,便会发现高中教科书所表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很多值得反思之处。本文意在从“现实世界”和“人本身”两条线索,从一个高中生的角度探讨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同时提出对于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变革;现实世界;人本身;物质;实践
“传统教科书所奉行的哲学解释框架或解释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自然先在论’,二是‘客体优先论’。‘自然先在论’主要是从世界观意义上说的,即归根到底,最终把与人和人的实践活动相分离的自在自然(或原生自然)作为整个哲学体系奠立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这样的体系中,当然看不到人和人的活动的基础性意义,或者至多只是把人及其活动看作自然演化过程中一个无关紧要的环节和微不足道的部分。在这样的体系中,人的地位不见了,人‘失落’了。坚持‘自然先在论’的论者有一个逻辑上的僭越,即把‘自然’等同于‘物质’,把‘物质决定论’等同于‘自然决定论’。”
如果我们从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变革(另一个视角与此不同,认为西方哲学从“近代”向“现代”的变革应该被理解成是从“近现代”向“后现代”的变革,两种分期不同但是意义大致相同)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的话,我们可以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将古典西方哲学(主要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和近现代西方哲学(笛卡尔引发认识论变革,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作为极大成者)的特点概括为对“本原”的追求——追问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终极原因,“第一原因”。而且往往使用“实体”的概念去界定这个“本原”,“实体”是作为最终意义上的、永恒的、真正的“存在者”出现的。自从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后现代哲学开始以后,海德格尔敏锐地看出以往的哲学是用“存在者”的概念取代了“存在”的概念而去研究“存在”本身的,从而使得哲学体系中的“存在论”倾向于变成某种“本体论”,在这个意义下的哲学就有变成“科学之科学”的可能性,而这种哲学的特色可能体现为某种“包罗万象”的哲学理论的提出,黑格尔便是其中一代表。从与之相反的角度,海德格尔不但限制了哲学之可能的理论空间而且提出应该从“状态”和“活动”入手去理解“存在”的概念。
而实际上,出生于海德格尔之前的马克思,其“实践”理论暗暗应和了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马克思从来不称自己的思想是某种“哲学”,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非常反对纯思辨哲学在不深入研究现实情况之前就提出的先验框架;第二个原因是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哲学有像前者一样“包罗万象”的特点。他宁愿将自己的思想称为某种“世界观”。
从整个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实践”的概念对于马克思而言非常重要,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摆脱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并打开(后)现代西方哲学大门的“钥匙”。当然,这不是在某种“实践本体论”的意义上言说“实践”——“实践”的问题必须和“人本身”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和价值。问题在于我们的教材中虽然明确地将“实践”界定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对于“实践”的概念剖析得并不全面。
从“实践”的概念本身出发,马克思批判了两种观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绝对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这个批判的核心是:前者认为主体观念带有先验性和决定性,后者认为客观实体具有现实性和基础性——就像我们上文分析的那杨,在马克思看来,考虑形而上学的“是”的本体论问题,其实并没有意义。马克思的哲学观的重心是通过“所为”的形式去改造世界和实现对这个世界的创新。这涉及到如何去认识人的心理世界和外在的物理世界的关系,在马克思这里,它们之间不存在简单的“谁是谁的决定”的问题,真正核心的问题其实恰恰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表明了——心理世界在认识外在客观物理世界中被慢慢塑造,此为“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而物理世界又通过这个过程在心理世界中显现了它的“本质”,此为“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因此,人的塑造和知识的构成都符合某种过程论,它们同时存在于“实践”这一个过程中,也只有“实践”的过程中人的本质才被创造和展现出来。
在“实践”之“过程”中,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然提供物质生产的基本材料但是被打上了人的烙印,变成“人化的自然”,而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本身也得到了自然的塑造;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社会历史本身就是人的实践和劳动的历史。马克思不从先验逻辑出发, 不从与人相隔离的自然和社会出发,而是在“实践”的观点下,从现实生活本身出发去理解“人”的问题,并且把所有向度都归结到人本身的活动。从中我们看出,马克思“实践”概念最终指向了“人本身”,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并不存在“人学空场”。
实践不但构成了人之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们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而且正是“实践”,确定了人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一切归于实践过程,任何游离于这个实践层面的一切对象(异化形式)都必须给予彻底的抛弃。”任何异化都不能僭越实践历史过程本身。
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而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恰恰是压抑了物质生产过程(实践过程)自身的意义而只重视商品和货币,工人的劳动不以自身为目的,“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在此时是最有效力的。
就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领域而言,在突破了既有的绝对理论知识的限定后,突破了任何人造的鬼魅和偶像的抽象性和超越性和限定性之后,人的思想才冲破了自己的牢笼,才终于可以去进行真正的创新。这是马克思竭力批判各种宗教的原因,不管它们是神圣的,还是非神圣的。
就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而言,“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而完成对所有所谓的“权威”的突破以后,我们终于可以有信心地确定我们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此岸真理性”的核心,就彻底在于充分彰显人的精神力量:人们利用自己的思维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新的事物,并推翻阻碍他的事物,在一切意义上体现自己的生命力量并真正成为“人”。此岸的力量的呼唤,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本质、人性的自由以及对人的生命力量的最大呼唤,以及彻底打破异化的努力。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意义和价值被重新确定了。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能力,并从现实出发使“哲学”成为一种大众所接受的并为人所运用的一种思想。在目前国家的各项改革措施中,国企改革、养老双轨制、基本服务设施均等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都体现出国家对于民生的关注程度在提高。作为青年,我们更应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肩负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Jon Elster: An introduction to Karl Mar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1986
[2]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选自中文本《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杨学功.《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人的本质问题及其哲学意义》引文自《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0期中“当代哲学问题探索”模块
[5]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
[6]汪胤.《本质和劳动》,人民出版社,2014年。
(作者单位:湖北省夷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