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长命百岁
2016-04-28梅承鼎
梅承鼎
有两位退休老人,老王每天除了看看电视,就是吃饭睡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日子一长,老王“发福了”,什么高血压、心脏病、晚上失眠等,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前来拜访”,弄得他三天两头地跑医院。老李则不同,他平日种花养鸟、津津有味地伺弄门前那几株果树,有空就练练书法、打打太极拳,还定期参加市里老同志门球比赛,上一上“老年学校”,学绘画,学老年交际舞,生活多彩多姿,心情开朗,红光满面。前些天,老李去医院体检,结果什么病也没有。认识他的人都说,老李真是越活越年轻了。他老伴也笑眯眯地逢人就夸:“他呀,身体棒棒的,跟小伙子一样呢!”
据专家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人到了老年,是在家里“坐享清福”,还是找点活干?依笔者之见,还是应当像老李那样,经常“动一动”。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运动的人才能保持活力,才能充满生机,才能够长命百岁。我国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对此深有体会,他曾将夏朝的大禹和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做了“动、静”两方面的比较,他说:“禹走天下,乘四载,治百川,可谓劳其形矣,而寿百年。颜子萧然,卧于陋巷,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可谓至乐矣,而年不及三十。”欧阳修通过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一个是大禹,他每天奔波,四处漂泊地“治百川”,可谓劳其筋骨,结果,他活了上百岁。另一个是颜渊,他成天躲在“深巷里”,极少外出活动,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最终只活了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了。所以,欧阳修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
一个人年满花甲,脱离了喧嚣的工作场所,退休后回到了相对安静的家中。按理说,是应该享享清福了。但是,“享清福”并不是意味着成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吃饭睡觉看电视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干。其实,老年人适当地参加一些劳动(或运动),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做一点诸如养鸟种花、练练书法之类的“闲事”,参加一些打打门球、上“老年学校”等健康有益的社交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又活动了筋骨,而且还保持了自己的“青春活力”,做到老而不衰。这远比一个人闷坐家中、与世隔绝、“独享清福”强上百倍!
请老年朋友记住法国名医蒂索的一句名言:“运动可以代替任何药物,而一切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