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戒“石油瘾”,沙特能当楷模吗

2016-04-28

环球时报 2016-04-28
关键词:沙特石油转型

本报驻埃及、伊朗、德国记者 韩晓明 韩静仪 青木 本报特约记者 柳直 张寒

“愿景还是幻想?”沙特阿拉伯政府25日公布一项经济改革方案,以期彻底摆脱对石油的高度依赖。这是沙特历年来最大规模的经济改造工程,其决心有目共睹,但其雄心能否实现,质疑颇多。当下油价低迷,石油这一“黑色金子”正失去光泽,如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对不少国家而言是一个难题。实际上,这类经济转型,沙特有可借鉴的榜样和吸取的教训,比如邻国的迪拜、重量级的俄罗斯等。但作为世界头号石油输出国,沙特自身的尝试更受瞩目,也是别国拭目以待的。

摆脱“荷兰病”的决心很坚定

“我们将致力于实现全面发展”“到2020年,我们将不再依赖石油而生存”……“沙特愿景2030”经济改革方案,规划了沙特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这个沙漠王国改革雄心的体现。那么,是什么原因迫使沙特这么做?

按沙特商业和工业大臣陶菲克·拉比耶的话说,沙特饱受“荷兰病”侵扰。“荷兰病”是指一国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衰落的现象。上世纪50年代,已是制成品出口主要国家的荷兰发现大量油气资源,政府随即大力开发,经济显现繁荣景象。然而,油气产业的“一骑绝尘”严重打击了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到20世纪80年代初,荷兰开始遭受通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攀升等问题的困扰。国际上把这种现象称作“荷兰病”。

沙特无疑符合“荷兰病”的特征。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石油出口国,沙特凭借石油从一个落后的“骆驼加帐篷”农牧国,发展成为“喷气机加计算机”的富国。这导致沙特严重依赖单一产业——2015年,沙特的石油收入达1620亿美元,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3%。“我们有石油瘾,这很危险,而且最近几年妨碍了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主持此次改革的副王储穆罕默德对沙特媒体表示。

由于油价持续下跌,2014年沙特财政赤字高达386亿美元,是2009年以来首次预算赤字。尽管沙特财政大臣阿萨夫说沙特有足够财力抵御油价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油价暴跌后持续低位徘徊,让沙特“很受伤”:石油收入缩水,外汇储备减少,财政赤字攀升。

2015年,沙特出现高达98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外汇储备与2014年相比减少15.8%,政府不得不动用8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发行200亿美元债券以应对财政困难。2016年,沙特的财政赤字预计将扩大到GDP的19%。

以往沙特并不是没有想过转型,但官方经常认为石油价格终会回升,难关“熬一熬”就过去了。英国《经济学人》称,上世纪90年代油价下跌时,沙特仅仅大量贷款而已。21世纪头十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推高商品价格,沙特渡过难关。但这回,沙特的统治者对油价重回高位不抱任何希望。相反,他们意识到,是时候进行改革了。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智库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2011年12月曾发布一份着名的报告,预估到2021年沙特的国内消费量将会耗光其石油产出,到2038年沙特将成为一个纯石油进口国。对于长期以来依赖“统治交易”(通过石油出口给民众提供大量福利)的沙特王室来说,这样的预测结果是灾难性的。▲“承诺是廉价的困难是巨大的”

此次沙特经济和发展委员会制定的“沙特愿景”包括“国家转型计划”等文件,其核心内容除了创立世界最大主权财富基金,出售沙特阿美公司股票,还准备调整补贴,对能源、软饮料以及奢侈品征收增值税,改革签证系统以方便外籍人才工作居留等。有观点认为,这些改革表明沙特正向以税费为主的收入模式演变,正如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做的。

实际上,沙特从上世纪70年代起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一些经济转型和改革方案讨论多年,迟迟没有大“动作”。2015年1月,沙特国王萨勒曼即位后,专门设立“经济与发展事务委员会”,由副王储穆罕默德主管,据信汇集了数百名“智囊”。

2015年6月,沙特阿拉伯证券交易所正式对外国投资者开放,这一经济自由化的举措被寄予促进沙特从石油之国转型为多元化经济体的使命。2015年12月,沙特首次宣布削减能源补贴,随后沙特1号汽油价格上涨67%,但仍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价格。

俄罗斯《独立报》27日援引俄罗斯中东国家国际货币基金会会长阿赫梅德的话表示,目前对沙特来说实施经济多样化十分必要,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施。对沙特来说,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并不容易。俄油气工业联盟专家卡萨耶夫认为,沙特未必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因为沙特人不会工作,他们没有技术,也没有发展其他工业的能力。”

“这个王国就像一艘燃烧石油的巨型油轮,尽管船长知道前方海域危机四伏,然而想要改变航程却难如登天。”美国《大西洋月刊》去年的一篇文章重点报道了沙特在太阳能方面的开拓努力,由于几十年来沙特都是石油浪费的典型代表,对太阳能的开发不免带有几分革命性意义,但有关计划要具体落实长路漫漫。原因有官僚内讧、技术障碍等,而最重要的是石油补贴让沙特人从未感觉到必须减少石油使用量的压力。

有评论称,是石油收入而非税收收入支撑着沙特的教育、医疗、电力、和住房。沙特人早已习惯悠闲生活,或在政府办公大楼里打盹度日(大约2/3的沙特劳动力受政府雇用)。很多沙特人觉得享受廉价的能源是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

此外,沙特产业多元化还面临诸多障碍:“企业家传统”薄弱,鼓励、扶持私营企业发展的配套金融、法律体系缺位。沙特国内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另外,沙特对服务业领域投资的限制较大,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开放。

“承诺是廉价的,而困难是巨大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写道,沙特过去许诺过经济改革,最后却不了了之。该国资本市场薄弱,行政能力更不敢恭维。沙特必须要在年轻人就业、非石油产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和其他方面加大投资,而这一切都是昂贵的。▲迪拜和伊朗的“前车之鉴”

“没有油污,却能为后代确保繁荣,这并不是新计划。”德国《经济周刊》称,早在前几次石油危机时,这个国家就有改革计划,但最后不了了之。现在,随着一些海湾邻国转型成功,沙特决心改变。

一个典型例子是迪拜。上世纪80年代,迪拜领导人着手向产业多元化转型。举措之一是设立经济自由区以吸引外资。杰拜·阿里自由区于1985年建立,这是迪拜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自由区。区内公司可由外资100%拥有,无需本地人充当合作伙伴,全部利润与资金可以汇回外商本国。此后迪拜陆续建立了十多个自由区。

另一个举措是开发旅游业,推行建设国际性旅游胜地的战略,每年吸引数百万国际游客来观光和度假。自2003年起,迪拜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越石油收入。进入21世纪之际,迪拜开始新一轮转型升级,在拥抱知识经济的同时,迪拜大兴土木,打造一批奢华建筑,将商业、贸易和旅游推向高端发展。

然而,迪拜转型不是一帆风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时,迪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不得不向盛产石油的阿布扎比求援。

另一个例子是伊朗。在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的伊朗,国家财政对石油收入的过度依赖产生许多经济问题,并在遭受制裁期间被充分放大,随之暴露的内贾德执政期间的石油领域贪腐案件触目惊心。

为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伊朗政府提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方案。2010年,伊朗的第五个社会—经济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能源补贴改革方案,意在减少能源补贴,将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于投资发展;2011年,伊朗成立独立于政府预算的国家发展基金,用于鼓励境内投资和开展境外投资,20%的石油收入存入这一基金,这一比例逐年上涨,在2015年达到30%;2012年,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提出了“抵抗型经济”战略构想,旨在振兴国内生产,降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提升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和经济自主性。

德黑兰大学访问学者韩静仪对《环球时报》说,伊朗的经济改革取得了相当成效。截至2015年,伊朗政府削减了约30%的能源补贴,国家发展基金的累积资金总量已达682亿美元,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降至47%,首次低于税收收入。考虑到2010-2015期间伊朗仍面临严峻的国际制裁,财政赤字和经济衰退严重,取得这一成果已属不易。▲石油国家的共同困境

自2014年11月国际油价下跌以来,主要产油国的财政和经济受到重创。彭博社26日称,在石油资源丰富的海湾地区,轻松拿到高薪政府工作、廉价燃料、无需抵押贷款的房屋等,在以往稀松平常。但现在,这些国家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努力填补预算黑洞。与此同时,从未经历过“苦日子”的年轻人心生不满。在6个海湾国家4400万人口中,不满30岁的人占一半以上。

除了海湾国家,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以及东南亚的文莱等都受到低油价冲击,在寻求经济多元化。德国《经济新闻报》称,受冲击最明显的委内瑞拉,经济已崩溃;尼日利亚、安哥拉以及重量级的俄罗斯处于强烈的不平衡中。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称,由于油价持续下跌,俄罗斯和沙特一样陷入困境。俄罗斯是苏联强大工业的继承者,具备摆脱对油气依赖,实现经济多样化和发展创新产业的能力。实际上,普京总统在2003年就提出了经济多样化计划,但一直成果不大。俄前财长库德林认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俄罗斯没有建立现代国家制度的动力,也使得人们不愿去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率。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日前在国家杜马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俄罗斯的经济证明,没有巨额的油气收入也能达到稳定,尽管这些积极趋势需要巩固。他说,“我们的预算收入结构发生了改变。与油气销售无关的收入上升了近60%。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能源价格的下跌。但我们所采取的那些措施,也起到了效果。”俄罗斯采取一系列经济转型措施,在国家支持下一些经济领域开始增长。

但对大多数以石油为支柱的国家来说,转型是困难的。除自身过度依赖石油外,缺乏发展其他行业的坚实基础,全球经济不景气等也是重要阻碍因素。不过,目前各产油国都意识到,低油价会带来巨大痛苦,但也可能是机会。

不管怎样,正如《大西洋月刊》所言,相比之下,几十年来堆叠着对石油依赖的沙特,面临的转型挑战可能更大,“也许沙特会成为其他国家摆脱石油依赖的楷模。”▲

猜你喜欢

沙特石油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沙特恫言抛售数千亿美债券
欧盟要对沙特禁售武器
石油PK太阳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