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现实
2016-04-27苏热
摘 要: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20世纪六十七十年的日本后工业时代为背景,通过一个青年的恋爱经历,写出了一代人的精神危机,并以其特有的成长主题和破译某种心灵密码的作用,给予广大读者心灵归属感和精神力量。
关键词:希望;精神危机;回忆
作者简介:苏热,男,1997年07月出生,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民族:蒙,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研究方向:《挪威的森林》人物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37岁的主人公渡边的回忆为起始,讲述了渡边在自己青年时代的两段恋情往事和成长经历。本文试图以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试析文章之所以能给予广大读者精神力量的原因。
一、象征精神危机的木月
木月的死无疑是本书的小高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书就是在写木月的死和木月死对周围人所造成的影响。木月死后与他青梅竹马的直子变得抑郁内向,几年以后自缢。而他的好友渡边则沉浸于悲伤,浑浑噩噩不知所向活了好久。木月的死是没有任何征兆的,甚至在死前的几个小时还同渡边逃课打桌球。可是几个小时过后,谈吐潇洒又有才华的木月却在自家车库自杀身亡。木月的突然身亡,象征了精神危机来临的毫无征兆,让人措手不及。而受木月之死的影响,直子和渡边都变得不同程度的成熟起来:直子是随着时间推移,生理上的成熟;而渡边则是一步步从精神危机中摆脱出来,心理上的成熟。显然从两人不同程度的成熟来看,村上所推崇的不是思考的精神危机本身,而是思考如何从精神危机中逐渐摆脱出来。
二、象征在回忆里寻找栖身之所的直子
作为本书的女主人公之一,直子所代表的就是在精神危机来临之际,被回忆所困而且难以自拔的人们。直子一直在惦念木月和死去的姐姐,所以她的内心被回忆创伤了一个大洞,久久难以愈合。《挪》书中的开头一段对此解释极为恰切:在一个充满生机的夏日,渡边与直子漫步松林草地之间,树梢上的叶片簌簌低语,狗的吠声由远而近,两只火团样的小鸟受惊似的从草丛中骤然腾起。如此良辰美景,直子却极为意外的谈到了一口并不存在的井,并担心意外掉入井中的人会受尽苦难与孤独而死,随后又谈到诺言与守护的问题,并要求渡边反复对此许诺。正如村上的铺垫,直子在最终选择自杀,直子没有从回忆中得到拯救,反而愈发迷失。直子的死也从侧面表达了村上并不赞同在面对精神危机时逃避危机,栖身回忆。
三、象征直面精神危机的绿子
绿子的出现无疑给这部令人感伤的小说一丝喜悦轻松,绿子的每次出现,村上都不惜笔墨对她详尽的描写:初遇绿子感觉她像刚刚迎着春光蹦蹦跳跳的一只小动物。渡边与绿子吃饭时,村上还把食物的种类色泽描写的十分详尽:切得细细的黄萝卜干咸菜等描述。有时绿子会冒出一两个怪念头让渡边哭笑不得:例如突发奇想想爬到树上对着树下的人撒尿,穿着极为个性的衣装让周围人深感惊异。又有时绿子会因生活的苦难肆意发泄破口大骂,但这时绿子却不是以丑恶的嘴脸出现,而是一种生机勃勃感情的自然流露,一种可爱。但性格开朗充满活力的绿子同样也面临精神危机出现的难题:父母在自己整个青春期先后得患脑癌,她不得不花费大把时间去护理;自己又和姐姐、男友性格不合,很是孤独。可是生活如此不幸的绿子却丝毫没有给读者一种类似于直子的压抑感,反而给人一种活力与开朗的感觉。绿子很少避讳关于性问题的讨论,反而对此有种近似热衷的好奇。她从不隐瞒对渡边的喜欢,在渡边因直子病情恶化心烦而忽视了她时,绿子态度强硬地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与难过。绿子显然承受苦难的不比直子少,但却能选择直面苦难,勇于表达自己不满,渲泄自己的情感,恐怕这也是村上所赞成的面对精神危机应有态度。
四、象征无法逃避精神危机的玲子
阿美寮无疑是《挪》书中的圣地,所有面临精神危机的人们都能在那里找到一席之位。但阿美寮最大的好处也是最大的缺陷就是在人进入后,人们不再想着出来,失去了回归现世的勇气,因此很多人一住就是很多年,玲子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天性敏感的玲子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选择离开家人,离开所熟悉的一切,她在一开始就选择了逃避。可以说玲子在阿美寮找到了家的感觉,但她明白自己在那里是一个拥有“自由”的囚犯,囚笼为自己所设,孤独为她的狱友,但她一直没有勇气回归现世。但是逃避意味着孤独,而玲子又厌倦孤独,这让玲子深感矛盾。但是直子死后,“逃避”了7年的玲子选择了从阿美寮出来,回归“生活”。她在后来明白一些事无法逃避,于是她凭借着自己音乐才能去旭川一位朋友那里帮忙,学着开始适应现世生活。显然,村上让玲子从阿美寮出来,就是打消了人们试图去永远逃避精神危机的幻想,要学会去直面苦难。
五、象征面对精神危机迷茫,内心摇摆不定的渡边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渡边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深爱着直子,至死不渝;另一方面,他又迷恋绿子,感情真挚,这两种情感让主人公深感纠结,这象征了主人公面对生活苦难时既想逃避又不得不面对的苦闷。渡边始终积持着一种与现实的距离,采用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冷眼着世界或者是有一时站在街边,站在男男女女,川流不息的人群暗自慨叹。与直子和绿子的交谈时,也多扮演类似于心理医生的角色去倾听,很少发现自己的意见。村上所塑造的渡边,无疑是大多数人面对精神危机的迷茫表现。但他们心里已然隐约有了方向,也许摆脱危机只是时间问题。
结束语:
村上通过象征手法,形象写出了现代人在面对精神危机的种种态度,表达了人们的苦闷,焦虑的同时又给人以希望,温暖。正如《挪》中主人公说道:甚至可以摇撼我们身上长眠未醒的自身的一部分,从而给予了我们能直面精神危机的希望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2]林少华 《村上春树何以为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