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农村贫困:现状、成因与对策
2016-04-27郭涛李小进
郭涛+李小进
[摘要]甘肃省定西市六县一区都是国家重点贫困县,文章从甘肃省定西市农民贫困的基本现状出发,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探讨了造成定西市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定西市;农村;贫困
1定西市农村贫困的现状
1.1土地贫瘠,种植繁多
定西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中的肥力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仍是绝大部分山区农民种植生产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农民掌握的信息,以及为了避免灾年,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山区,土地面积广的地方,农民家中几乎种植各种粮食、副食作物,从日常吃的白菜、豆角、辣椒、西红柿到牛羊猪吃的大豆、高粱、荞麦、谷子、玉米,以及经济作物如马铃薯、中药材。
1.2科技水平落后
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低,农耕时分,定西地区很多地方二牛抬杠、二人抬杠的耕作方式仍然常见。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4YW—160型中药材挖掘机研制项目是渭源县农机推广站承担的定西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于2006年9月通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验收,项目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但到目前,农户并不知道这项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劳动力不足又能带来高效率的机器。
1.3生活条件
一是吃的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是反映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然而在定西市很多农村,农民的吃穿住行与10年前甚至20年前没有什么区别。
二是住的方面。住的房屋大部分为土木结构,二三十年房龄的房屋随处可见,尤其在山区,由于交通的不便捷,人们想通过修建房屋改善居住条件的可能性不大。农民一有钱就修房,这是很多地方农民普遍的行为,长期以来生活在农村环境中的农民,对一座封闭的庄院,几间宽敞的房子的奢求和投建从不会计较成本的。
三是出行方面。居住在山里的人主要以步行为主,尤其是年龄在45岁之后的人。赶集是农民一年之中离开家里、离开土地主要去的地方,一般集市都分布在乡镇县中心,农民往往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到集市办理购买农药、化肥、生活必需品等日常事宜。
四是穿着方面。穿着能够显示农民的收入情况,近年来农民的穿着比起以前有所改善,尤其是家中有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成家立业的家庭。但在很多地方,家庭情况不是很好、家中成员患病、收入只靠农业收入等的家庭,在穿着方面还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买一件新衣服可能要过好几个年,在平日里怕弄坏弄脏。
2贫困的成因
2.1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短缺
定西地区贫困农民主要生活在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农民受到来自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种植土地坡度较大,土地贫瘠,作物种植耕作极为困难,耕作方式只能以纯人工、人畜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气候条件干旱少雨、四季分明,农作物生长及生存受到严重的挑战与制约;一些高寒区常年冰雪覆盖,无霜期很短,农作物生长更是受到极大的限制;黄土丘陵区域土质松软,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夏秋两季农业生产受到制约;一些土地较为平整的区域,土地稀少,农民拥有的土地分块数多分散性大,种植作物杂而少,经济效益极低。
2.2土地面积稀少,土地质量差
农民拥有土地就能生存,一旦离开土地或土地很少,农民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自古以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定西市多山少川,山区农民虽地多,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水资源十分稀缺,耕地的质量差交通不便,平川地区的农民地少,土地由于长年种植单一农作物,土质情况极差。
2.3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对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水平要求普遍提高,文化素养的缺失往往是造成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定西市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文化程度均比较低,山区农民年龄在35岁以上的多为小学以下文化或为文盲,在平川区域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为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
2.4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交通、水利、医疗卫生、培训教育、电力设施、仓储设施、公共设施等建设不到位,无法满足农民生活生产的需要。定西地区由于大部分地区属于沟壑纵横的山地,缺水、交通不便问题很突出。
2.5支出费用增长较快
据调研,70%左右的农民家庭收入依靠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家庭收入主要是打工收入。然而外出务工的工种,年纪轻的男性以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为主,女性以餐饮等服务业为主,年龄大的男性以技术含量低的活为主。很多农民表示他们一年外出的工资在逐年增长,但面对节节上涨的物价和各种消费,家庭往往是入不敷出。农民年主要支出有农资支出、医疗就医支出、教育支出、生活用品购买支出、取暖支出、婚丧嫁娶人情、交通餐饮支出(见下表)。
3.1实施搬迁富民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种植土地坡度较大,土地贫瘠,加之干旱少雨、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使无论是山区农业还是平整区域的农业在夏秋两季生产受到严重的挑战与制约。随着封山禁牧、林改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应重新布局转移山区农民,将偏远山区零散的农户统一安排,结合各项富民福民、房屋改造等政策,安置在一些平川地区。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收入的保障性措施,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认可,实现和保障农民的收入。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就医、低保等保障机制,鼓励农民创业,提供一定的创业平台、政策,建立农民创业保障制度。
3.2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依托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改变常年单一种植某一种作物的情形,改变山区农民种植种类繁多产量效益低的现状,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安排调整畜牧业,引入低投入、高回报发展的促民富民产业,同时建设农村牲畜疾病检疫与防治体系。
3.3加大农村教育设施建设
一个地区农业要发展,农民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农民培训学校如果能将农民召集起来,在冬季开展各种不同的短期培训,对农民外出务工、劳务输出都有重要的作用。创新农村教育模式,单纯的说教无法满足农民的要求,互动性的教育培训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要发展各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需建设齐全,路宽了、地平了、有水了,山区农民才能发展,才能有能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脱贫。山区的道路十分难走、危险度高,交通、通信、水利等方面的基础性建设滞后,急需得到改善。
3.5倡导农村节俭,引导合理消费投资
农村红白喜事的筹办既花钱又浪费,引导农村红白喜事从简从轻、不铺张浪费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配套各种创业等措施的同时,倡导节俭引导农民进行商业投资,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农民日常的房屋修建方面,按照新农村的落实和规划情况,合理引导农民修建房屋;在农民外出务工方面,政府应采取一定的就业措施,鼓励农民就近就业。
参考文献:
[1]刘峰.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26-27.
[2]张茂林.甘肃定西县贫困及对策研究[J].西北人口,1994(3):50-52,49.
[3]贾杰.甘肃省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