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角度下桥梁景观设计探析
2016-04-27王冠
王冠
[摘要]桥梁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之一。它们有着与其他类型建筑共通的美学属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当时社会与地域的人文特色.一座完美的桥梁不仅体现出设计者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会成为本地区的时代象征、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景观的要求、视觉的享受都在不断地提高。桥梁从最初的使用功能,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了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一些大型的景观桥梁,更是成为了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从人文艺术角度进行的景观桥梁设计是如今桥梁设计的趋势,文章首先介绍景观桥梁的概念与设计现状,然后探讨景观桥梁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桥梁景观;人文艺术;设计
1建筑的人文艺术内涵
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可概括为“致用、目观、比德、畅神”,即坚持效用为美,讲求目观之美,看重社会伦理,追求精神满足[1]。与西方文化的理性不同,中国文化更注重感性认识,历来就有将自身情感融入被观赏对象的传统。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人类文化意识是它的一种功能。故宫、孔庙建筑群体威严庄重,江南园林、四合小院建筑群体和谐有致,显示出中国建筑组群布局的文化意义。比较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园林中亭的样式,就可看出北方与南方文化的差异:北方亭出檐短急,以稳重的直线造型为主,从中反映出北民的粗犷与豪放;南方“有亭翼然”,飞檐挑出较远并向上翘起,以轻盈的曲线造型为主,从中体现出南民的精巧与细腻。这是因为建筑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其形象受创作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必然会映衬出创作者所处地域、社会的人文环境。而建筑一旦成为文化的载体,它就被赋予了人文内涵。且由于桥梁连接着两个被阻隔的相对空间,人类对于桥梁的情感寄托是其他类型的建筑所不可比拟的,桥梁中所蕴含的人文艺术的涵盖则更加明显。
2人文艺术在桥梁中的反映
“红栏三百九十桥” [2],中国古诗文中多与桥梁有联系,这与桥梁建筑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文学家、诗人均钟爱于将人间的悲欢离合或生死决断安置在以桥为素材的场景中,赋予了桥梁人文化色彩,也使桥梁拥有更多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的桥梁文化更是独树一帜,西湖断桥又名宝祐桥,为单孔石拱桥。断桥名称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不一而足。但其出名还是因为在这座桥上许仙与白娘子初次相会,从此演绎了一段凄婉绝美的爱情故事。正是因为这段爱情,有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这座普通的石桥才得以名扬四海。这是桥梁对民间文化的反映[3]。
武汉长江大桥在建筑处理上虽然应用了一些西方建筑的元素,但整体上还是一座富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桥梁,尤其是两岸的桥头堡,形式是中国北方古亭的简化,减少了琉璃瓦,保留了檐口的形象,其檐口短促而有力,与雄伟的桥梁相得益彰,4座桥头堡两两并立,形成阙之形象。人行道栏杆上采用了近300块透雕栏板,与卢沟桥上千姿百态的狮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文化意象跃然桥上(见图1),体现的是真正的中国桥梁文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主席词中表现出的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更是让整座桥的人文内涵提升了一个层次。
3饱含人文艺术的桥梁方案
人文艺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必须通过具体的合适造型来体现。假如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不是采用中国古亭的形式,而是欧洲城堡,其文化内涵的表达将会产生偏差,而不再是中国桥梁文化的承载者。
在进行桥梁方案设计时,可充分研究当地人文特色,利用桥梁的文化承载作用,创造出更多融于地方人文环境、富含人文艺术特色的桥梁方案。
3.1桥梁结构上的人文艺术体现
无锡运河桥桥型方案设计——单片柳叶拱桥。
桥型方案的构思源自于柳叶弯弯的自然形态,借鉴了叶脉结构特征,设计了仿生的桥型结构。
江南水乡多垂柳,柳树是水乡最常见的树种,从中可以一窥江南古风。柳也是吴文化中最典型的符号之一,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从人文环境的角度来看,以柳叶自然随和的形态及线条,最能够体现江南小城淡泊深远的意蕴、含蓄隽永的美感。主拱以单片钢管拱作为弯叶造型的主茎,两侧各增加了加劲的展翼,拱肋和横向支撑的肋板构成了叶脉,整体如一片弯弯细细的柳叶,就像一件巨大灵动的艺术品跨越在运河之上,体现出一种江南特有的抒情、诗意的韵味。
3.2桥梁装饰上的人文艺术体现
郑州龙湖桥梁方案设计——中墩堡混凝土连续梁桥(见图2)。
郑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夏、商、管、郑、韩建都于此,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其人文艺术内涵非常丰富,是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94年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在人文大环境为背景的桥梁设计上,充分将当地历史人文特色融入其中(见图3),进行艺术化处理,在桥墩堡的整体设计上,以商城殷墟的建筑风格为依托,局部细节采用带有殷墟特点的图案进行装饰衬托,从而更好地展现郑州独特的文化背景。在桥侧的装饰处理上,也嵌入当地的文化内涵元素,使桥梁不仅作为连接两岸的交通工具,更成为了传递郑州人文文化、艺术底蕴的历史长廊。
4结论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给我们留下许多流芳百世的建筑遗产,它们凝聚了世世代代的智慧,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桥梁作为具有连接作用的大体量的建筑是其他物质所不能替代的,更是成为区域性标志的重要载体。
在未来桥梁景观设计上不应只是单纯结构与材料的简单重合,避免一味地“复制”造成千篇一律的影响。通过对桥梁人文艺术的理解及提炼,做到展现桥梁本身结构的同时更有助于诠释及拓展桥梁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桥梁景观设计在城市地域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唐寰澄.桥梁美的哲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EB/OL].(2015-04-07).www.360doc.com.
[3]龙涛.桥梁景观的标志作用与意象分析[A].现代道桥技术新进展[C].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