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修僧
2016-04-27李恩根
李恩根
在持续15载的佛门摄影生涯中,曾有机会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深处,纪录并采访了数位隐居深山密林中的出家师父,佛门内通常称他们为“住茅蓬的隐修僧”。他们为学佛修行能尽快有所成就与证悟,往往选择人迹罕至、远离尘世喧嚣的深山密林,或隐居专心正意研读大藏经(佛门称为“阅藏”),或隐居清净精进于止观禅修……隐修僧们常常多年足不出山,故于世人而言往往倍显神祕。
张望
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第十五届“奧赛”国际摄影评委,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金像奖”获得者,世界摄影节高峰论坛中国代表。杭州市政协委员;
摄影作品在国际、国内有着广泛的传播度与影响力。其作品被首届“世界佛教论坛”选为开幕式主屏形象向世界展示,被新华社选编为“中国形象”全球播放。专著《佛泽》先后12次再版,荣登杭州市、浙江省、全国畅销书排行徬。其作品的艺术魅力还曾深刻感动了英国联邦财政部前部长助理,认定在作品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使之最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剃度出家为僧。
为了纪录并展示人生历程中这段珍贵的经历与情景,选择以黑白、粗颗粒、非常规构图的影像形式,以此来表现我内心深处永久难忘的感动与崇敬之情。
FOTO:如何来解释隐修僧?
张:隐修僧也是佛门里一部分出家人,他们想认真的修行,但是因为现在的很多寺院都因为旅游的原因,来的人太多,打搅了他们清净的生活,所以他们会找一个别人不会去打搅的地方,清净的地方专心致志的去修行。这一部分群体叫做隐修僧或者隐修者。
FOTO:拍摄这组作品的意图是什么?
张: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参观人众多的寺院,不会看到真正修行的僧人是如何生活的,我因为缘分接触到他们,而且被他们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追求理想境界的精神所感动。就觉得有责任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传播给世界的人看。
FOTO;想通过这组作品表达怎样的中心思想?
张:想通过这组品告诉人们有许多真正修行的出家人,都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和远大的抱负,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修行来为解脱人类和众生的痛苦,我认为这种精神是很值得传播的。
FOT0:拍摄这组作品花了多久的时间?您是和这些隐居者居住在一起,从而完成这组作品的创作么?
张:拍摄这组作品花的时间并不多,去过4、5次,每次都不会呆太久,因为不能太打搅他们,我是跟他们居住在一起,但因为佛门规定不能在一个房间。他们同意我的请求后,我才会去进行拍摄。
FOTO:从作品来看,拍摄地点是一个静谧、安静的地方,在这里的生活与都市有什么不同?
张:的确是这样的,这里很安静。这里是在浙江东南部的一座佛教名山上,海拔一千多米,通过一条小路上来,好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这也是隐修者选择在这里修行的原因。
FOTO:这组作品里的每一幅看上去都那么的安静、平和,给人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您是如何把握好这种气氛的?
张:我只能说我是直观的一种记录,是把原有的氛围表现在作品里了。因为这里没有过多的复杂因素存在,有的只是单纯和质朴,很原始、很自然。所以我也没有按照艺术作品创作的方式去拍摄,反而很随意很放松的去记录这一切,记录这安静祥和的画面。
FOTO:相对于现在繁华、热闹的都市人群,您觉得您镜头中的他们有什么不同,拍摄的寓意何在?
张:这里的生活与都市是完全不一样的,都市的快节奏,对欲望的追求,对名利的争夺等等物质方面的追求在这里是没有的。这里的生活悠然自得,山清水秀不会像都市有那么大的污染,这里也不会有繁杂的思想和欲望的存在,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清静,绿水青山,尽情的山风呼啸。
FOTO:拍摄过程中,您最的大感触和感悟是什么?能详细的说说么?
张:我接触的隐修僧中,尤以一位彻如法师(化名)生平尤为独特,有感于我的信心与虔恭遂最终接纳了我。法师出家前原为建筑包工头,决意一心向佛后,遂将所有财产捐与寺院,并在江西云居山披剃出家。出家后为求一心清净修法,故云游参学来到浙江境内某佛教名山,喜此处之幽净殊胜,遂发心在此住茅蓬隐居办道。日常以研读华严经、打坐、经行为业,日久院中因之留下一圈深深脚印痕。
为磨练意志,彻如法师还时持钵徒步远行疾走(佛门称为“行脚”),常日行上百里。并谨依佛门戒条,食则托钵,乞食为主,宿则树下,闲处自居。时亦饥寒交迫,有次遇车祸几乎丧生。法师认为尽管学佛并不一定非要如此苦行苦修,但他觉得苦修一法于他而言,恰能对治遣除他自身的不良习性习气,故他选择这种苦修方式来学佛修行。法师还觉得长久隐居一处,每易生惰性与贪恋,而此于学佛修行是极其不利的,故拟别寻一处人迹罕至的山洞独修,平常靠食“黄精”(一种植物根茎)以维生。
据说我离开不久之后,他就离开了原隐修处,从此云水飘渺,游化四方,去实现他的弘法抱负与人生追求。
其后又有一年冬,我经多方碾转联络到了终南山某法师,经其引荐安排计划前往那里参访一位已90岁的住茅蓬师父。但因那年冬天雪下得少见的大,被告知山上冰封雪埋,交通断绝,终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