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浆会引发乳腺癌?
2016-04-27云无心
云无心
吃很简单,每个人都会;吃很复杂,我们被真真假假的信息包围!所谓真相,是全部的事实和事实的全部。我不试图说服你什么,也不试图劝阻你什么,只是把关于食物的真实信息告诉你。
前段时间一则报道刷爆了朋友圈,说是某医院接诊了一位45岁的女病人,为了养生每天早上喝自磨豆浆,坚持近三年,后来体检中竟检出了乳腺癌。文章解释说豆浆里面有植物雌激素,食用豆浆会提高女性雌性激素水平,进而引发乳腺癌。不少妹纸被吓到,称“再也不敢喝豆浆了”。真的需要这样么?
其实,文中所说的植物雌激素是指大豆异黄酮。它是大豆为了抵御生长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在植物体内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存在。大豆异黄酮的分子结构跟人体雌激素有相似性,可以与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因而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活性。但是,大豆异黄酮这样的“植物雌激素”,跟真正的雌激素有着巨大的差别。首先其活性很低,不同的实验得出的数值不尽相同,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分之一之间。雌激素要对人体产生作用,需要与“受体”结合。当人体内的雌激素不足的时候,雌激素受体就有了富余。这时候如果有大豆异黄酮,它们与那些多余的受体结合之后,虽然活性比真正的雌激素弱得多,但总是聊胜于无,也就起到了“补充雌激素”的作用。相反,如果体内雌激素过多,异黄酮抢占了雌激素的受体,让真正的雌激素无受体可占,而产生的活性却又连雌激素的零头都不到——结果就是,降低了体内雌激素的活性。
这就是大豆异黄酮对雌激素活性的“双向调节”作用。这种调节的结果,其实有助于人体保持体内雌激素活性的稳定。因为这种调节机制的存在,要让它增加体内的雌激素以至于“导致乳腺癌”,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实际上,一些研究机构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吃豆制品较多的女性中,乳腺癌等癌症发生的风险还要低一些。虽然这不足以证明“豆制品降低癌症发生率”,但至少不会增加风险。
当然,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多酚化合物,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也并不仅仅局限于雌激素活性。有一些商业机构把它做成保健品,宣称减缓更年期症状甚至抗癌等等。虽然宣传得天花乱坠,不过迄今为止的科学证据并不支持这些功能。在考虑到作为补充剂的服用量很大,其安全性并没有经过充分评估,女性朋友们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未必存在的好处”而去冒“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异黄酮的产生跟大豆品种和种植条件都有密切关系,每克干豆中的含量,可能高到几毫克,也可能只有零点几毫克。在大豆制作成食品的过程中,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食用相当于30克~50克大豆的豆制品,其中的异黄酮往往也就是几十毫克甚至更低。根据目前进行过的实验,这个量的大豆异黄酮远远不足以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而这个量的豆制品所提供的优质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或者膳食纤维,对于健康都有明确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