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2016-04-27艾世波
艾世波
童年时,只知道玩耍嬉戏,早捉鱼晚摸虾。若说还有烦恼的话,那便是来自于大孩子的“欺负”了吧。那时候,总是想着快快长大,那就不被“欺负”了,还可以带着一群“小屁孩”威风一把。然而每到学校开学,大孩子都去上学的时候,却成了我最无聊的时刻,没人打闹的生活着实无趣,便开始向往着背着书包上学去。
上学后,才发现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还有背不完的书。想着长大以后就不用上课更没有作业了,又盼着赶紧长大。再大些,从书本上认识了梦想这个词,苦思冥想自己有什么梦想,却一无所获。在某个午后的课上,老师问到大家都有啥理想,也是在那个课上,我知道了原来梦想可以是当科学家、医生、军人……于是在笔记本上端端正正的写上—我的梦想,当一名威武的人民解放军。
初中时,离开家住校念书。离开了父母的看管,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整日撒欢。那是个美好的年纪,情感懵懵懂懂,带着香味的信纸在老师的眼皮下、在课桌下悄悄传递。那是个浮夸的年纪,我们开始崇拜明星,学着电影中拜把子讲义气,留长发学抽烟装酷。那是个充斥着音乐的年纪,一个复读机一盘磁带就是一个下午。几年下来,磁带听坏了一盘又一盘,复读机弄坏了一个又一个,而那盒英语磁带则是一直静静躺在角落里面从未打开。那是个异想天开的年纪,那时候曾向往来一次轰轰烈烈的离家出走,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于是,那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流浪歌手。
高中时,高考成了主旋律,也是是唯一的旋律。刚进校门时,也曾纠结过以后到底是上北大还是清华这个的问题,好在没有纠结太久,因为要忙着学习,好在下一次的月考中把某几科考及格!那时候,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有的只是偶尔同桌悄悄塞入你耳朵里的一只耳机,有的只是满是疲倦的脸、堆积如山的真题卷模拟卷、人手一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那时候,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大禹治水秦皇汉武,后知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说得了英语,解得了数学。”就连聊天内容都是:对某个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某道数学题的其他解法。随便找个经纬度神侃,分析气候降水量、地理位置、经济作物……那是的我们很忙,也很充实。那时候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大学时,我们陷入了迷茫。当高考的压力退去,习惯了紧张节奏的我们,接下来的四年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好在没有多久,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有的人热衷于社团学生会,有的人开始了创业,有的人则视谈恋爱为生活的唯一,还有的人则早出晚归整日泡在图书馆准备考研大计,然而更多的人则无所事事,混着……那时候,仅看了几本书,就整天想要改变世界,理想的国度,现在想来,真是书生意气,止增笑尔。然而到了那个毕业的七月,所有的人梦想都变成了一个,找到工作。非得说有不同的话,可能是工作前的形容词不同的差别罢了。
回想起来,“梦想”总是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而变化着,从最初的遥不可及变得越来越近,仿佛触手可及。原来梦想和现实的抉择,似乎总是梦想在不停的向现实妥协。伟人说,既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我想,每个妥协的背后都是为了距离梦想更进一步吧。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梦想如灯塔,或明亮或暗淡,但是总是指引着航向,让我们过好每一天。虽不是每个人都能治国平天下,但是我们还能修身齐家过好每个当下。只有珍惜每一天的人才有资格说梦想,才能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的勇往直前。